2)第一百七十七章 科学与宗教_校花的贴身保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大师的教诲。

  学术界对季老有“最后一位国学大师”的称号,季老一笑置之。说这是盼他早死。季老又说,华夏地大物博。比他厉害的人多如过江之鲫,有些人见不能“棒杀”于他,于是就来个“捧杀”。

  季老说三尺书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每个小时都不浪费又能看多少书积多少学问?与人类文化殿堂相比,不过是沧海汲取一粟罢了。季老谦逊无比的话让周宏深有感触,越是季老这种大家为人处世越是低调。

  肖秘书就是个守门神,为季老挡掉了无数应酬。每一个应酬都有强大的不得不出席的理由,但是肖秘书一律挡掉。

  且说这个周末,苏琪与周宏同在季老书房。

  季老写完一条字,乃“君子之交淡入水”七个大字。等字迹、章印红泥都干了,季老卷起来,道:“苏琪,周宏,你替我送给潘家园的李天一。”

  苏琪道:“季老,您给李天一打个电话,让他叫人来取就是,还用得着我们送过去!”

  季老扫了苏琪与周宏一眼,道:“大周末的你们两个年轻人陪着我这糟老头,不觉得闷啊。”

  “不闷。”周宏立刻道。

  季老哈哈笑道:“我来问你们一个问题,科学与宗教之差别在哪里?”

  苏琪想了想,道:“科学重在实证,宗教重在信仰。”

  周宏也点点头,表示认同。

  “没错,科学重在实证,宗教重在信仰,这两点你们尤其要把握,不是这么简单的。”

  “愿听教诲!”

  季老看着周宏哈哈笑起来,道:“周宏不愧是夫子教出来的。”季老直接把道济老和尚比作夫子。事实上他讲得没错,古代高僧幼学科目多从儒家经典开始。少年心性,谈空,谈虚幻并不现实,所以古时庙宇多图书馆,不单是释家,儒家道家经典比比皆是,这也是各类传奇话本当中书生多寄宿寺庙的缘故所在。

  “我就跟你们说说,所谓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信仰不失,宗教昌盛,从巫术、原始宗教到世界三大宗教以及大小各宗教流派,古时人立世依靠信仰,现代社会人信仰渐失,于是科学昌明。科学知识与大行其道,就在于实证。可以实证,科学话语权就不是仅仅一部分权威掌握。再权威的人说的对与错,必有实证检验,这是世人最为信服。反之,实证检验是对,世人就信服。很简单的道理。而宗教,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新人,是人对人的信任。譬如密宗,穷其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寻找到自己的根本上师。什么是根本上师?”

  “弟子对师傅全心全意的信服,信赖,根本上师就是佛。”周宏答道。

  “没错,但是希腊哲学亚里士多德却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真理是什么?真理就是能反复经得起实践检验长存的东西。”

  周宏豁然开朗,道:“也就是说,现在为什么是科学昌明时代?就是因为科学的理论大家都可以检验论证,这样普罗大众都很容易信服,但是对于宗教,现在只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不足以产生信仰,而神迹的罕见,或者即使存在神迹,也只沦为个人的高级心理体验,无法对人言表,而宗教教派本身就繁多,这就更加让人无所适从,因此才形成现如今科学成为主流,宗教成为支流的格局,而古代,正好与此相反。”

  季老哈哈大笑,赞道:“孺子可教也!”。。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