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七章 陆含冰(上)_春茂侯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只因这位宰相年轻时俊秀挺拔,谈吐风雅,先帝怎么看怎么喜欢,当殿心里就圈给了还是公主的华容为驸马,为了自己女儿面子好看,索性直接点了他为状元。

  按着会试时阅卷之人的看法那一科的状元并非时斓,但先帝御笔钦点,会试的成绩也无人多提了,否则就是置疑先帝的眼力了。

  如果陆含冰的志向只是中榜,时雅风几人倒还不至于给他什么压力,但此人自负才学却要避科,显然他对名次很重视,目标甚至会是三甲,这样才会在长安反复徘徊,有了避让之意——实际上也不仅仅是排名,时雅风这些人,长辈俱是圣人与皇后都要给几分面子与照拂的,有道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他们命好生了个好出身,殿试上圣人必然要给其长辈体面只是其一,其二便是之后的任用了。

  三年一科的新进士,能够得到苦心栽培的每科也就那么几个,到底位置有限……何况三甲的名头怎么说也要响亮许多,陆含冰十年寒窗,自负才学,可不想一朝登了天子殿,却只得个寻常进士的头衔……他心有所图,奈何出身寻常,本来已经忍痛再拖三年下场了,却不想游曲江时竟赶上了宁摇碧为了给心上人助威,暗中买通他在人群里造势。

  此人不愧是一郡之魁,卓昭节那首咏虞姬艳装被他解说的字字珠玑,让雇主满意无比,甚至过后还将酬劳都追加了一倍——但他得到最多的却不是那些酬劳,而是——机会!

  宁摇碧在长安也是颇具名气的,纵然是纨绔之名,但纪阳长公主对这个孙儿的宠爱也是人尽皆知的,陆含冰先前为了是否下场在长安徘徊许久,加上当日曲江边看热闹的人群议论,自然不会不认识他。

  而发现宁摇碧在想方设法的捧卓昭节的才名时,正愁烦于殿试无人说情的陆含冰却是想到了一计,利用宁摇碧对卓昭节的情意借其之势!

  陆含冰的打算其实说穿了非常简单,宁摇碧无非就是捧着卓昭节的才名,但卓昭节本质上不是才华横溢之辈,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成名,最快的方法当然是“借光”,譬如古往今来许多山岳,其实未必最高最奇最险,奈何偶然得了封禅、或是名家瑰篇、或是奇人佚事,居然压倒了那些真正高绝险奇的名山。

  譬如如今天下皆知的越山,其实也不过是秣陵城外的一座小山罢了,这种山在江南没有上百座,也有几十座,偏偏怀杏书院建在了越山,随着书院的出名,如今越山也是声望日重,更不必说如时斓这些怀杏学子为越山写下诗篇赋文,更加增添其书香温雅的气息了。

  同样的道理,陆含冰在曲江畔作出被卓昭节点醒之态,声称要改变主意下场,宁摇碧为了使这一幕逼真,说什么也要逼他下场的,他下场之后,取得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