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老将种师道_混在北宋当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十万,甚至三十万呢?

  所以在李邦彦,张邦昌二人看来,议和才是大宋与金国长久共存,大宋未来和平安定的基石。

  不愧是最坚定的议和派,思想上就软弱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们反倒显得忧心忡忡,令赵洹看着就讨厌。

  另一边,完颜宗望率领金军撤到黄河南岸之后,便不断搜集船只,相信用不了两日他就可以率领麾下金军渡河北撤了。

  斥候将消息传入开封,种师道立刻上奏。

  “陛下,臣请趁金军渡河之时,半渡而击,定能杀得金军伤亡惨重!”

  这种战法,自古就有,是一种专门占便宜的的战法,几乎或多或少都能取得一些战果,区别只在于敌军最后会舍弃多少人。

  正常来说,只要是有些头脑的主将若要率军渡河的话,都尽可能瞒着敌军,在敌军不知道的方位渡河,亦或者在敌军意料不到的时间完成渡河。

  完颜宗望做为金国开国名将之一,他当然知道这些。

  然而,完颜宗望乃孤军深入,黄河以南只有他这一支金军,其余四周都是大宋的地盘,大宋的百姓,大宋的军队,无数双注视的眼睛,完颜宗望想找一处大宋不知道的方位渡河,亦或者在大宋完全意料不到的时间就完成渡河,这是绝无可能的。

  完颜宗望想要率军渡河北撤,只能就这么明摆着强行渡河。

  这么好的机会,种师道有信心,至少留下两万金军!

  “老将军真乃我大宋柱石,朕……”赵洹赞叹,种师道不愧是昔年打服西夏的名将,七十六岁高龄了,仍丝毫不惧战。其实赵洹也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不管能留下多少金军,都是对金国的一种削弱。

  正当赵洹准备授权种师道全权统军时,李邦彦和张邦昌两人却慌忙跳了出来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呀!”

  李邦彦说道:“金军主动北撤,开封危机终得解除,这是大好事。朝廷应该在金军完全撤去北方之后,即派钦差前往议和,如此方可保大宋长久无虞。如若半渡而击,激怒金军,而导致金军回军再围开封,岂非开封又陷危机之中?又或者就此激怒了金国,金国不愿与大宋议和,岂非未来金国随时再次南侵?到时整个大宋都将危矣呀!”

  “陛下,正是如此,朝廷不仅不能半渡而击,还应传令各路勤王兵马亦不可擅自出击,好让金军能够安全顺利渡河,如此交好金国,说不定金国便直接同意与大宋议和了。”张邦昌也说道。

  李邦彦,张邦昌两人当真是为了能与金国议和,卑躬屈膝,什么尊严,什么脸面都不要了,软弱到等于没有骨头。

  还不止这他们二人,朝堂上九成以上的朝臣都是议和派,全都附和他们二人之言。

  从这就可以看得出,大宋的投降派人数太多太强大,难怪历史上第一次开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