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章 皇帝的新衣_请叫我威廉三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国关系是否稳固关系到整个欧洲的格局,新德皇与新奥匈皇储交谈时的亲切表情与举动让人们对此大为放心。

  俄国加入同盟国的时间虽不及奥匈帝国和土耳其,但这个国家辽阔的幅员以及横跨欧亚大陆的地理位置使得任何它的政治倾向足以影响世界的局势。此时主宰这个以人口和土地著称的帝国,是个与新德皇同样只有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过两人之间有着许多不为外人知的渊源、早在1901年,两人第一次在维也纳相遇,那对于辰天来说是个不愿过多提及的记忆,他的初恋情人、奥匈帝国的琳达公主,嫁给了当时身为俄国近卫军将军的阿格列尼,并在一场刺杀事件中为阿格列尼档了一枪。在1914年德俄交战中,辰天再度与已经成为俄国近卫军统帅的阿格列尼遭遇,作为战场上的对手,辰天先输后赢的战胜了阿格列尼,然而正是由于琳达的关系,辰天出人意料的放走了阿格列尼。不久之后,后者抓住了国内革命的机遇登上了沙俄帝国的皇位,接着也出人意料的加入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阵线。

  辰天与阿格列尼的故事显然不会就此结束,在威廉二世的灵床前,阿格列尼将祭奠的花圈放在灵柩上,随即同辰天一道跪下默默祈祷,接着他站起身来,紧紧抓住这位新德皇的手,有力地、深表同情地握着。这个姿态,得到广泛的报道,也博得了很好的评价。在外人看来,这两位皇帝之间的血缘关系虽然比威廉二世与尼姑拉二世远一些,但德俄两国的关系似乎更加亲密了。

  至于这两个人、这两个国家之间的真实关系以及未来的道路,历史自会证明。

  辰天、卡尔、阿格列尼,还有凯末尔,看着这四位身份显赫的人物,人们不得不惊叹他们的年龄:33岁的辰天,29岁的卡尔,37岁的阿格列尼,34岁的凯末尔,他们所统治或即将统治的无一不是举足轻重的大国,对于这种元首年轻化的现象,政治家们称之为:“活力年代”。

  在德国军事经济大力支援下,凯末尔的土耳其民主共和国已经逐渐摆脱欧亚病夫的形象,大战爆发后德土联军先后与俄国、英国及其殖民地军队交战,决定性的战役中无一败绩,这其中自然有德国远征军的功劳,但土耳其士兵吃苦耐劳和坚毅的品格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们的足迹遍布欧亚非三大洲。

  凯末尔与辰天也是老相识了,正是1907年凯末尔的冒然访问大大改变了土耳其的历史,德国的势力不仅由此通过小亚细亚半岛伸向亚洲,而且得到了非常重要而稳定的石油资源,可以说德意志战车在战场上的驰骋离不开土耳其人的石油(那时伊拉克、伊朗大部在土耳其的控制之下)。

  与铁心跟着德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