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52 章(外柜的捡漏...)_八零之捡漏前任小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陆守俨说起来文物商店的介绍信开好了,他特意过去去取,初挽便先过去找了胡瑞秋,胡瑞秋一看她,提起来那个盖罐只有一个开价的,给二百三十多块,不过那小琴炉有人出价了,给一千二。“看样子,对方家里老人是老艺术家,这儿子下海做买卖挣了钱,知道老人家喜欢这个,便要买了送给老人。”初挽听着,自然满意,这时候到底是八十年代中期,小琴炉能卖一千二,算是非常昂贵的价格了,可以说,她应该是遇到确实懂行的了。至于小盖罐,初挽略犹豫了下,这个价格她肯定不舍得出。不过现在的情况,陆家都知道她有这个东西,如果不出的话,就怕后续引起麻烦。钱财什么的,藏身上,别人看不到也就算了,但是这么一个物件,大家又都知道那是好东西,后续还不一定怎么着。胡瑞秋看出她的意思:“你如果想的话,我可以把那个小盖罐拿到圈内的场子里看看行情。”胡瑞秋:“香山脚下的宝香斋这两年做得红火,我听说他们还是港商的背景,不知道来路,不过我琢磨着,背后的人应该也是混过琉璃厂窜货场的。解放前,那些人不少都变卖家产跑了,这几年改革开放,行情起来了,那些人的后代又开始活动起来了。”初挽一听宝香斋,略沉吟了下,道:“算了,我还是先留着吧。”这一行买卖水深,门道多,一般人没路子,很难进圈子,做久了门路广了,知道的消息多了,才能慢慢被引进场子,进入真正的圈内。别管北京潘家园鬼市,还是外地比如雄县古玩市场,都最底层的市场,那些四处扫地皮的“铲子”或者走街串巷“喊街”的,风尘仆仆几块钱收来的东西,十几块二十几块地卖;二十几块收来的,也未必留得住,挣几十块或者几百块也就出去了,上等好古玩到了行家的手里,行家和行家之间也会有买卖,这么倒腾几圈,大头针倒腾成了坦克,最终落在了某个懂行或者不懂行的人手中,于是农村仨瓜两枣收来的东西,以咂舌的价格惊艳世界。而行家和行家之间的买卖就成了一些地下场子,这种场子,里面的物件自然都是好货,价格高,门槛也高,不是普通人能进去的。宝香斋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那些大大小小场子中的一个,也是后来把自己买卖做大的那个,干成了国内第一家拍卖会,还在纳斯达克上市了。初挽和宝香斋的幕后东家刀鹤兮打过交道,这人是香港背景,刁钻又傲气,不是什么好处的人,不过好在做事还算讲规矩,至少是能打交道的人。依初挽如今的经济实力,还不够过去宝香斋走那一遭,她也就不想太早露面引人注意。当下也就道:“算了,那小盖罐留着吧,麻烦胡爷爷把小琴炉帮我卖了。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