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荣府相聚为拜师I_红楼之凌云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子监

  景恒刚刚下课,在诚心堂外等候的常玉春走过来,给景恒递上一张帖子。

  “三郎,有人递来一张帖子。”

  景恒打开一看,原来是礼部主事家的李文成以及隆国府的木笙联名下的帖子,说是在京师最大的酒楼,靖水楼设宴,为准备参加今年秋闱的国子监考生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并邀请了不少士林名人,开一个文会,帮诸位同窗扬名。希望景恒能够参加。

  景恒一看什么礼部,还有御史台头就大。根本不用想就知道,大概率是恩师的“亲朋好友”给自己的关照,他忍不住想了一下,是不是之前自己坑害老师,坑的太过了。这老家伙明摆了让自己在京师的同窗来磋磨自己,不由得摇了摇头。这时,有人跟景恒打了招呼,“慎之兄。”

  “子渊兄。”景恒拱手回礼道。此人二十岁上下,戴着方正的巾帽,穿着一身藏青色细棉绸缎波纹衣袍,腰间束着腰带。他是景恒同院的学子,林献文,字子渊,江南道余杭府世家林家的嫡子。祖上做过户部右侍郎,祖父做过一道总管,他的父亲中进士后,运作回家乡做官。是余杭府有名的高门华阅。

  他去年通过竞争激烈的江南道直隶国子监考试,考上了国子监,也是一名贡生,跟景恒同在诚心堂,分在同院居住。跟同院的徐友德一道,是景恒在国子监不多的好友之一。

  “你也收到文会的帖子了吗?”

  “收到了。”

  “去吗?”

  “去,为何不去,又不是龙潭虎穴。”

  “慎之兄果然好胆识,大家同去。看看这些当年败于东篱先生手下的所谓士林名家,儒学大家能玩出什么花样。”说话的是徐友德,字伯鸾。他的恩师跟东篱先生是好友,所以很快跟景恒也成为好友。

  “该是这样。”林献文点头赞同。

  文会定在明天散课后的傍晚,离文会为时尚早,三人定下集合的时间和地点,各自离开了。

  景恒回到府中,张伯递来了几封信件和一些物件。景恒依次打开,有恩师东篱先生的,内容还是一贯的风格,先勉励一下景恒,说他在国子监做的诗词,以及事情,夸赞景恒做的非常漂亮。学到了他的几分风骨。后面还附上了两本策论题目,让景恒一个月内做完,寄回辽阳,他要批改。

  除了恩师,还有父亲母亲寄来的。他们对幼子离家赴京读书,牵挂和思念的心思挂满纸上。景大将军嘱咐景恒不要荒废武艺,等年底回京述职的时候要亲自考校他的武艺,还说老太太心疼她的小孙子,已经吩咐张伯,让他托牙行去买丫鬟,只是目前京师家世清白,年龄合适的不多,让他先自己照顾自己。母亲则是满满的牵挂,写的都是些细碎的琐事,比如景恒刚离开北疆的第一个月,母亲就把父亲赶到书房睡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