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三章 四疆军府入京师Ⅰ_红楼之凌云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位右仆射懂不懂了。”

  “如果今上认为北方不稳,那潜意识就会支持北方,这对张相爷来说,可是个大好的情况。也有可能,今上对朝堂上南方官员势大的情况,也有了意见。”

  “再看春闱,从历史上看,大乾玄宗皇帝迁都之前,从上至下,都是北人占多数,十中有七八。但是玄宗那年,北武攻势猛烈,西域也不太平。在战事和南方官员的怂恿下,玄宗迁都到如今的京师。”

  “此后,大乾北方多名将,南边多文采的局面逐渐形成。朝堂上的文官多以南方文人,武将都是北方武人。”

  不过大乾的文武对立仅限于守好自家一亩三分地,当兵的敢吟诗写文章,弄死你,滚回你的地方去。所以文官最多在嘴巴上弹劾两句,心里鄙视两句粗鄙武夫。

  但涉及到战争,谁也不能委屈了大乾的士兵。大乾的荣耀是战兵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大乾人的骄傲是战兵带来的,谁侮辱战兵,连沈思崖这样的老狐狸都得上前喷他两句斯文话。

  “太祖皇帝为了避免南北对立,一般是南北官员各自主持一次春闱考试和秋闱,即南人组织了秋闱,北人便主持春闱。轮错交替。能确保朝堂上的南北官数量保持一个平衡。”

  “随着迁都,这些定下的制度都被改变了。现在基本都是南方文官来主持。所以录取的官员也多是南方的学子。”

  这里倒不是北方的学子文采就比不上南方,而是题目和出题方向。

  比如,如果春闱的题目写边塞生活,没去过边疆的南方学子根本写不出边疆的风情。相反,只需来一道写明前春茶,北方学子直接抓瞎。

  “那这么看,这位相爷可是要借着春闱,施展一番拳脚了?”

  “目前是这样,今上一直以来的心愿就是想比肩太祖皇帝,现在唯一的机会就是击溃北武。所以今上要把所有不安定的因素通通解决。”

  两人正说着。张伯在书房外叫了两人。

  “三郎,二娘子让我问问,明天是将军和将军夫人来京的日子,你跟姑爷准备好了吗?”

  “早就准备好了。”景恒答道,“张伯,院子收拾了吗?”

  “三郎,早就准备好了,东西也搬过去了。彩霞麝月那四个丫头都在那边收拾着。”

  北疆大将军景行止带着夫人李华衣按例回京述职,明儿就要到京师了。景恒把正院让出来,给父母亲住,他跟四个丫鬟搬到右侧院子,左侧留给景竹,她们母女叙旧,晚了可以留宿。

  雄阔海他们住在前院,刘博云住的角院都不变。

  “那就好。”

  第二天一大早,景恒、刘博云、苏求问、文哲先生,在雄阔海、秦勇、常玉春、温明、李存啸、符生的陪同下,策马去

  朝阳门外二十里地等候。

  到了驿站,大都督府的长史冯来逸和兵部尚书许知闲也陆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