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故事_北宋悠闲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赶下台,到时候,他儿子可得不到什么好下场。

  想来想去,柴荣想到赵匡胤,觉得他倒是个人才,为人也有义气,不如趁他现在有余力,禅位给赵匡胤,也想着赵匡胤能念及他们兄弟之情,保下他的儿子,也给他留下一脉香火。

  柴荣在病榻上,把文武大臣,还有赵匡胤和柴让都叫了来。

  当时柴让还不满周岁,根本不知道事呢,让他来,也不过是个噱头罢了。

  当着文武大臣的面,柴荣说要禅位,把帝王之位让给赵匡胤,赵匡胤再三推脱,柴荣以性命相逼,这才接了重任。

  赵匡胤也当着柴荣的面发誓,只要是他的子孙在位,绝对要保柴家一门荣耀,更是许下铁劵丹书,将来柴家人不管犯了什么罪,都会免死。

  这免死金牌一下,柴荣也放了心。

  柴让当时还小,话都不会说,可就是这样,柴荣还是亲手写了誓言,只说柴家人永保赵家,决不反叛,将来若是有人起了异心,将逐出宗族,从此之后不是柴家人。

  写完了誓言,又让人割破了柴让的手指,让他亲自按了血手印,当着大臣的面上证天地,以示决心。

  做完这一切,柴荣油尽灯枯也就撒手去了。

  赵匡胤登基,感念柴荣待他的情谊,又知道柴荣许下的誓言,从此之后,柴家必不会反叛的,倒是能够放心的用着,所以,就把柴让接到皇宫,和自己的儿子一起亲自抚养。

  之后,赵匡胤统一南北,也谨守誓言,对柴让很是疼爱,比他自己的儿子都要疼宠万分。

  自然,赵匡胤不是反叛得的江山,也没有什么东桥兵变,也不存在什么杯酒释兵权的事情,另外,他对军人很优待,重文却不轻武,宋朝武风也很盛,并不是弱宋。

  只不过赵匡胤活的岁数并不大,他儿子还少时就去世了,也是想着主少臣强,怕儿子保不住江山,传位给他的弟弟赵光义。

  这赵光义也是历精图治,很是强势的一个帝王,可惜了,兄弟俩都没有活了大岁数。

  宋朝建立之后,两代帝王一直休生养息,对于燕云十六州也没有收回,不过,均在临死的时候让子孙许下誓言,定要一统天下的。

  后来真宗继位,这位皇帝也是个短命的,没有几年去世,之后就是现如今的仁宗了。

  李萱听完,自己算了算,敢情,这宋朝开国也没有多少年呢,那啥,皇帝活都太短命了,虽然传了四代,可真正算起来,还不到五十年,难怪了,她以前总觉得哪里不太对,现在全明白了。

  难怪这大宋风气还挺开放的,女子也可以自由出去,可以随便上街购物,寡妇再嫁也是被鼓励的。

  原来,建国时间太短,原来一直打仗呢,人口太少了,自然鼓励生育,鼓励女子再嫁了。还有,也是因为建国时间太短,有些规矩礼仪还是仿的唐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