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七章 护犊子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虽为学官但本质上却是言官。

  或许李郁等湖广地方官员要忌惮武威侯府,可严琰却不怕武威侯府找他麻烦,要知道在朝堂之上言官集团才是最难招惹的,历年来到地方卫所清理军务的时候没少跟五军都督府爆发冲突和摩擦。

  宣德帝时,鉴于地方卫所逃兵甚多,故而宣德帝派遣以言官为主的京官到各卫所清理军务,后来逐渐形成了定制,成为了言官的一项差事,为此言官们跟五军都督府的关系并不融洽。

  五军都督府**程度令言官们深恶痛绝但又无可奈何,毕竟皇帝偏袒五军都督府的那些都督。

  再者说了,严琰是湖广的提学官,可谓是湖广地区十七个州府生员的“父母官”,因此自然要保招惹了张泉这个勋贵子弟的李宏宇,否则别人如何看待他?

  况且,李宏宇是严琰亲自选中的襄阳府院试案首,两人之间有着师生之谊,既然他无法保“罪证确凿”的李宏宜,那么当然要力保李宏宇了,要不然会岂不是让其余的生员寒心?

  因此,综合了种种因素在内,即便是武昌府和武昌卫的案情通报对李宏宇不利,那么严琰也会力保李宏宇。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派系势力,当派系内的人遇到麻烦的时候,派系里的人肯定会想方设法地进行保护,至于真相和事实什么的在权势和利益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李郁有些头疼地望着严琰,他自然清楚严琰这样做的缘由,如今已经临近乡试,如果严琰不革除李宏宇功名的话那么李宏宇即便是在牢里也能参加乡试,这可不是他想看见的一幕。

  身为主政湖广的封疆大吏李郁有着自己的考虑和盘算,由于李宏宇此时已经被关在武昌卫的大牢里,所以为了安抚受伤的张泉还是先革除了李宏宇的功名为好,这样也算是给了武威侯一个交代。

  如果李宏宇被判无罪的话,那么严琰可以恢复他的功名,如此一来也顾全了楚王府的面子。

  可现在严琰摆明了要力撑李宏宇,这就使得事情变得有些棘手,万一李宏宇乡试时桂榜题名,那么这件案子可就成为了一个笑话,届时湖广地方衙门可就真的骑虎难下了。

  “禀巡抚大人,武昌卫卫指挥使刘易派人送来了十五府二州应考乡试生员的联名书,如果乡试前襄阳府童试案首李宏宇的案子还未审结的话他们将罢考乡试!”

  就在李郁为如何说服严琰伤脑筋的时候,一名吏员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躬身禀报道,身后跟着几名手里捧着联名书的差役。

  “什么?”听闻此言李郁不由得大吃了一惊,万万没有想到那些生员竟然会做出如此疯狂的决定,难道他们不要自己的前程了?

  包括严琰在内,现场众人不由得目瞪口呆,谁也没料到生员们会做出如此偏激的举动。

  震惊之余,李煜的眉头紧紧皱了起来,虽然生员们明面上想要让官府尽快结案,实际上是逼着官府释放李宏宇。

  “真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愣头青!”望了一眼那几名差役手里捧着的联名书后,李郁的嘴角不由得流露出一丝苦笑。

  所谓初生牛犊不惧虎,那些应考的生员们根本就不知道他们这样做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一旦事发不仅他们的前程要受到影响,万历皇帝必定雷霆震怒,届时不知道有多少人要受到牵连,也不知道多少人会因此人头落地。

  不得不说,那些激进的生员给李郁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使得李宏宇的案子变得更加复杂。

  实际上,李郁并不担心那些生员罢考,由于楚王府的介入他肯定会在乡试前放了李宏宇,只不过这件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否则湖广地方衙门的威信何在?

  令李郁感到担心的事是在乡试前有生员一时间头脑发热,或者受到别人的煽动做出一些过激的事情来,那样的话可就麻烦了。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