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八章 赶考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者组成了童子试。

  院试由一省之提学官主持,依次到所属的各府城对考生进行考核,这也是院试为何三年一届的原因,否则提学官没有时间和精力每年都把辖区内的府城跑上一遍,相应的县试也只能三年一届。

  这也是为何明清时不少读书人终其一生也未能考取功名,不仅因为童子试考试竞争激烈,还与其有着漫长的间隔期有关。

  换句话来说,秀才和举人、进士一样,每三年才能出一届,并非每年都能考取秀才功名。

  二月十六,李宏宇随着应试的李家子弟一起前往江口县县城,准备参加二月十八在县学举行的县试。

  李家在江口县县城有别院,进了县城后众人先去了一趟县学熟悉考场,然后回别院各自的房间里安心备考。

  由于这个时候是非常时期,故而李家子弟们规规矩矩地待在别院里,谁也不敢出去寻欢作乐,再怎么也要熬过这两天,否则要受到家法伺候。

  像李宏宇这样的公子哥自然有下人在身边伺候,柔儿可谓是李宏宇最为亲密的人,负责他的衣食住行,使得他得以专心应考。

  江口县县学位于县城南部,与孔庙比邻而居,位于孔庙东侧,坐北朝南。

  明清时期地方上的县学通常会和孔庙建在一起,共为崇文重教之所。

  江口县学环境幽静、清雅,儒学门、文昌阁和明伦堂自南向北依次排列于县学的中轴线上,而左、右校士馆、土地庙、阅卷所等建筑排列于轴线两侧。

  明伦堂的后面是射圃,一个视野开阔的院落,四周围墙高耸,院内假山花木,环境宜人。

  训导署和教谕署位于射圃后方,自成院落,环境更为幽深清静。

  当然了,并不是大明所有的县学都像江口县县学这般气派,只有那些繁华富庶的州县才有能力建起这种规模的县学,其余州县的县学则要简朴许多,毕竟这需要花费一大笔银两,同时也与当地学风是否兴盛有关。

  二月十八日,天还没亮李宏宇就被柔儿喊了起来,哈欠连天地在柔儿的伺候下穿衣、洗漱,吃完早饭后到前院与李家子弟会合,此时天上还有一轮皓月。

  此次带队前来县城参加县试的自然是李仁泊,去县学前对家族子弟进行了一番慷慨激扬的讲话,以鼓舞众人的士气。

  在这次参加县试的李家子弟中李宏宇的年龄最小,年龄最大者是李宏宇的一位堂伯,李仁泊都要喊其一声“兄长”,已经到了天命之年,还在孜孜不倦地想要考取功名,光宗耀祖。

  李仁泊讲完话后,带着拎着灯笼的众人浩浩荡荡地向县学行去,沿途不少人家的狗被惊醒,纷纷扯开喉咙乱吠。

  等李宏宇一行人抵达县学时,县学门外已经有不少前来应考的考生,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小声说着话。

  人群中有像李宏宇一样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