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四章 戏剧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称。

  到了宋代时,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而且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一个“杂”字。

  其中,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等等,它通常分为三段:

  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

  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

  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三段各有独自的内容,互不连贯。

  等到了南宋时期,随着宋朝国都南迁,南方逐渐产生了一种与杂剧不同类型的新剧,叫“戏文”,又称为“南戏”,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

  南戏的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到杂剧的影响,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

  南戏虽不讲究宫调,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

  后来,在南戏的舞台上,一般的角色也可歌唱,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音乐的路子显得开阔了。

  故而,“南戏”可谓后世人们所熟悉的戏剧,例如京剧、豫剧、黄梅戏等等的鼻祖,最先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至于京剧、豫剧和黄梅戏等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戏剧,明朝时还只是一个雏形,出现于清朝并扬光大。

  为此,明末的时候市面上还没有戏剧,人们平时的娱乐主要看的还是歌舞,这是社会的主流的休闲方式。

  至于杂剧,属于民间的娱乐活动的统称,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曲目,故而难登大雅之堂。

  也正是因为这样,紫凝和幽兰等人见到了李宏宇所提供的那个小册子后感到非常疑惑,因为她们是第一次接触戏剧,故而不知道手里拿的其实是戏剧的剧本。

  “这出剧里主要有四个人物,一个是女扮男装上京赶考救夫的冯素贞,一个是公主,一个是冯素贞的兄长冯益民,另外一个就是冯素贞的未婚夫李兆廷。”

  趁着紫凝和幽兰等人饶有兴致的翻阅着手里的小册子,李宏宇不动声色地开口说道,“谁要想演其中的一个就要靠自己的本事来争取,无论是谁,择优录用!”

  听到这句话,现场的不少女孩眼前顿时就是一亮,这意味着她们也有机会成为李宏宇的这出戏剧的主演,这可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好机会,毕竟谁也不愿意屈居人下都想成为一代名妓,进而谋一条好退路,要不然以前她们受的苦全白费了。

  紫凝、幽兰和杜鹃三人则纷纷蹙了蹙柳眉,三人是花魁大会的三鼎甲,原本以为是理所应当的主演,可没成想李宏宇竟然要“择优录用”,这自然给了她们极大的心理压力,如果失去了主演的位置那可就要丢死人了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