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君臣交心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眉头微微皱着,神情凝重地说道,“朕准了,你全权负责此事。”。

  在此之前,天启帝万万想不到大明水师竟然与西洋诸国的海军有着如此大的差距,这在他看来实在是匪夷所思,要知道大明可是堂堂的天朝上国,不能被西洋红毛夷的军事力量压制住。

  虽然天启帝在心中有一百个不愿意,但就像李宏宇所说的那样“师夷长技以制夷”,为了能缩小与西洋诸**事上的差距,组建西洋学院是一个十分必要的选择。

  对天启帝而言,大明现在可谓是内忧外患,内有党争以及后金作乱,外有虎视眈眈的西洋话红毛夷,而诺大的朝廷能真正为他分忧,有能力解决麻烦的人只有李宏宇,其余人不是热衷于权势就是有心无力。

  其实,天启帝并不愿意李宏宇太过操劳,李宏宇的肩上已经压了足够重的担子,他担心李宏宇有一天会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压力。

  可话又说回来了,除了李宏宇外没人适合组建西洋学院,因为大明那些寒窗苦读、饱读圣贤之书的官员们根本就无法接受西洋的那些学科。

  “皇上,臣想从朝廷借调一人去西洋学院坐镇。”见天启皇帝答应组建西洋学院一事,李宏宇于是躬身恳请道。

  “噢?”

  天启帝闻言不由得感到有些意外,没想到李宏宇想要从朝廷调人,于是饶有兴致地问道,“你想调何人?”

  “在家休养的原詹事府少詹事、河南道御史徐光启徐大人。”李宏宇正色回答,在他看来大明没人比徐光启更适合在他离开的时候坐镇西洋学院。

  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天主教圣名保禄,松江府上海县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后考取庶吉士。

  天启元年,时任河南道御史兼詹事府少詹事的徐光启向朝廷启奏,希望能用荷兰人的红夷大炮帮助辽东明军守城,不过兵部对此持反对意见,认为几门大炮无法改变战局,不如把买火炮的钱化为军饷。

  因为与兵部有隙,故而徐光启于天启元年十二月请辞,到天津卫休养。

  在大明的众多官员中,徐光启是最为精通西洋学科的人,而且信奉天主教,是一名天主教教徒,是李宏宇心中西洋学院副院长的不二人选。

  “徐光启?”

  天启帝闻言不由得微微颔,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朕这就给他下圣旨,让他前去上海县赴任。”

  如果不是李宏宇提及的话天启帝还真的把闲赋在家的徐光启给忘了,徐光启可是大明西洋学科方面的大师,不仅有不少译作而且还亲自进行农耕试验,李宏宇的确选对了人。

  “谢陛下恩典。”李宏宇闻言郑重其事地向天启帝躬身道谢。

  “大学士,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你即将弱冠,亲事的事情如何了?那个未婚妻找到了没?”天启帝闻言微微一笑,随后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