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八百四十二章 敦煌古城_权驭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此,图莫尔肯定会率军来攻打关西,以期赶走满桂的西征军重新统治关西地区。

  这个时候,陕西行都司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如果陕西行都司兵额埋怨而且各卫所的士兵都有战斗力,那么李宏宇现在肯定从陕西行都司调兵来助战。

  可现在西征军根本指望不上陕西行都司,陕西行都司现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整顿,根本就无法顾及到关西的战事。

  令李宏宇感到失望的是,去除各卫所的老幼病残后,整个陕西行都司的青壮年兵力不过三万余人。

  看起来三万余人不少,可陕西行都司不仅位于边疆战事纷乱之地,而且地盘不小,一旦把那三万人均分到那十四个卫和四个守御守御千户所那可真的没有多少了。

  况且,那三万多青壮年兵力训练松懈、士气低落,如果不经过彻底整训的话很难上战场杀敌。

  这也怪不得明军在大明中后期逐渐成为了任人揉捏的软柿子,先失关西,后失西南和辽东之地,与明军战斗力羸弱休戚相关。

  由于给朝廷的上奏是李宏宇亲自所写,并且去年十一月份就已经派人送回京城给崇祯皇帝圣裁。

  因此,二月上旬陕西行都司就受到了兵部的公文,把陕西行都司地方卫所的民务权力收归陕西行都司衙门,由陕西行都司衙门往各卫所派遣处理民务的武官。

  李宏宇已经在甘州城设立了培训机构,将从陕西行都司的军户内挑选年轻人进行培训,将来由陕西行都司衙门统一进行调配。

  换句话而言,陕西行都司衙门那些负责民务的武官实际上已经跟大明的文官一样,成为了拥有升迁调派的“流官”,不再由当地的武官世袭兼任。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还特意下了一道恩旨,允许陕西行都司的百姓,无论军户还是民户皆可开荒播种,所开荒的田地归开荒户所有,田赋比照陕西布政司,且最初三年免交田赋。

  另外,崇祯皇帝在李宏宇的建议下在陕西行都司实行“一条鞭法”,说白了就是“摊丁入亩”,以后只有拥有田地的百姓交纳田赋,没有田地的人不再缴纳田赋。

  实际上,一条鞭法在万历初年已经由张居正强行在全国推广,不过受到了地方官府和大地主的抵制。

  故而,等到了万历末年的时候各地已经不再遵循一条鞭法,张居正的这次税务改革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这次陕西行都司的“一条鞭法”与张居正时期不同,不仅由李宏宇亲自操刀,而且李宏宇还做出了相应的对策,那就是摆脱原有的税收模式,通过培训民务武官来实行“摊丁入亩”的新税收体系。

  此道恩旨一出,陕西行都司的百姓们顿时一片沸腾,封建社会最重要的财产就是土地,崇祯皇帝这次颁“开荒令”无疑满足了那些百姓最为迫切的需求。

  这样一来,遭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那些以前想法设法兼并土地的权势阶层,以前他们还能廉价雇用甚至是利用手中的权势强迫没有田地或者田地不多的百姓为其耕种。

  可是开荒令的推出以及各卫所衙门的民务权力被陕西行都司收回,使得那些权势阶层失去了控制和压榨百姓的权力。

  毫无疑问,百姓们对土地的追求是热切的,在可以获得自己土地的情形下谁吃饱了撑的还给那些大地主打工。

  这就使得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权势阶层有了一个大麻烦,很显然他们不可能自己去种地,而且每年要为那些土地缴纳大量的田赋,这些土地可不享受三年免赋的优待。

  实际上,李宏宇这次是拿陕西行都司的那些既得利益集团开了刀,这也是大明各地现状的真实写照。

  一个偏远的陕西行都司都让李宏宇大费周折,将面对那些不甘失去权势的既得利益集团的反击,更何况在大明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和地方卫所革新?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