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九章_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爱立对上这两双探问的眼睛,头皮都有点发麻,“不是你们想的那样,我中学的时候,见义勇为帮了他一次,人家只是表示感谢而已。”

  沈玉兰怕让女儿尴尬,忙岔开话题,“哦哦,怪不得呢!我就说你们很久不联系了!”

  杨冬青并不觉得是这样,一个很久不联系的人,会给你寄物资?她难以想象哪个中学同学会忽然寄一包裹吃的给她,除了宋岩生,不过他俩完全是合作伙伴关系,和正常的同学关系又不同。

  想到宋岩生昨天又来信说钱不够,她顿觉碗里的面条也不香了。

  这次宋岩生说机会难得,做这一笔可抵之前的几倍,但是她这两年也只存下五百块钱,加上前几次和宋岩生合作挣的两百块钱,也才七百。

  之前她只负责入伙一半钱,其他都是宋岩生处理,分成按三七分,这次宋岩生说可以按五五分,前提是她得入伙一千块钱。

  机会难得,这三百块钱她无论如何也得想法子凑齐!

  想到这里,杨冬青顺着婆婆的话道:“我们乡下有时候下河捕鱼,都很难看到这样的大虾。”

  沈玉兰道:“这是海产品,比淡水虾个头肯定要大很多,虾最补钙了,也就是现在物资紧张,不然可以托你们小姨在申城那边买一点。”又对爱立道:“你小姨在吃的方面可讲究了,你这回过去,她肯定要在最好的酒楼定一桌菜。”

  “妈,你说的我都有点期待了!”沈爱立感觉这个年代的人,对申城都有一种很明显的大城市滤镜,“妈,你有没有什么想要买的,我去那边看看!”

  沈玉兰摇摇头,“现在哪里买东西都要票,汉城不好买的,申城也不好买,你自己看看要不要买两身衣服,我明天去单位里问问谁有通用的布票。”

  杨冬青有心要插一句嘴,但是母女两都没有问她一句,她明了依着婆婆的性格,上次既然已经说他们小家的事自己处理,现在还能一锅吃饭,估计都是看在俊平不在汉城,她又怀孕的份上了。

  晚上睡觉前,沈玉兰又想到应该再给女儿一点钱,穷家富路,要是在路上遇到一点意外,多带点钱也从容一点。

  从一个樟木箱子的夹层里,拿出了一个小软布包,翻开以后,挑了一个手工绣的墨绿色小包,轻轻摩挲了好一会儿,这还是1938年,那个人送的,现在给爱立,也算物归原主。

  沈爱立在房间里看《青春之歌》,她发现现在的这个版本和她在未来看到的不一样,尤其是女主角和其有情感纠缠的三位男同志的篇幅,忽然就发现初版本的趣味了。

  沈玉兰敲了下门才进来,将两只小包递给爱立,“小妹,这两个给你!”

  爱立接过来一看,其中一只是女式纽扣首饰包,传统的刺绣工艺,正面是一只瓶子,背面是一副镜子,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