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四章 一碗水端不平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祐樘其实现在是要“一碗水端平”。

  张周那边没证据,就可以脱罪。

  那唐寅和徐经这边也没证据,凭什么就要让他二人落罪,甚至是剥夺他们入朝的机会?

  “礼部!”朱祐樘问出来奏事的徐琼。

  徐琼道:“老臣之意,若查无实证,的确不该广泛牵连,若开此先例,只怕更会影响礼部会试的权威和公正,士子在春闱之后的议论之风渐长。”

  徐琼并不会完全站在内阁那边。

  他也不是故意抬杠,这次的事在礼部和大部分朝臣看来,都有点“小题大做”,程敏政三个月内两次涉及鬻题,没证据不说,现在还有舆论裹挟让皇帝严查和定罪,罪从何来?

  如果这次查办了,那下次士子有事不爽还会在外面议论,朝廷又要查……

  这不就不是善例,而是恶例。

  朱祐樘道:“朕也认为,朝廷不当以无端之行定他人之罪,若涉案考生的确中选,也先留其名,待事情查明后再定是否黜落之事。”

  左都御史闵珪走出来奏请道:“陛下,如今华昶、唐寅、徐经三人皆已执送北镇抚司,却是程敏政仍不能归案,请将其一并查处,方能令案情昭然。”

  程敏政没被下狱,对于传统文官来说,始终觉得是遗憾。

  既然事都起了,那不查程敏政,对不起这一顿折腾。

  朱祐樘面色仍有不悦,当即道:“会试榜案未发,如此便下主考于北镇抚司,难免有为议论所挟之疑,等发榜之后再论。”

  意思是,不是说就完全放过程敏政,但现在还不是抓他审他的时候。

  至少也先等会试结果有了之后再说。

  闵珪看出想当面提请要逮问程敏政不容易,也就退回去,现场也有不少大臣在憋着一口气,当面提请不行,那就奏请,一个人提不行,那就多几个人提。

  ……

  ……

  朝议结束。

  朱祐樘走在回乾清宫的路上,走得很快,萧敬和戴义都需要紧赶慢赶才能跟上。

  “……陛下,张先生去了西山,说是这两天会回。至于程学士处,虽已让人给了他一些提示,但其并未在供状上列下任何一个字,似有心抗争到底。”

  “至于其是否有跟徐经、唐寅二人谈论过会试可能所出之题,也不得要领,程敏政、唐寅和徐经,三人均对此未作任何交代。”

  “但眼下已确定,张先生的确未有跟程敏政有过任何私下的沟通,并不牵扯到任何涉及鬻题之事……”

  萧敬这几天一点都没闲着。

  贡院、北镇抚司、皇宫这几边走着,腿都快跑断了,却还是一点结论都没有,跟皇帝奏的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

  戴义问询道:“陛下,是否让北镇抚司拷问唐寅和徐经二人?”

  朱祐樘道:“毫无根据的事,如何拷问?人证物证,有一处有人提及吗?”

  显然皇帝也上来一股倔脾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