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七章 您就从了吧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差不多了?

  那到底是《大明会典》中所包涵的哪一部?

  “陛下,不知是何人,所修的何书?”王鏊替内阁三人问出口。

  朱祐樘叹息道:“也就直言了,是秉宽……”

  又是他。

  这是四个人最直观的想法,连王鏊都觉得,这个自己曾在江南乡试选拔出来的举人,如今大明的状元,有点太抢眼了。

  “也不是哪一部,而是《会典》全书,至于具体修撰得如何,朕并不知悉,回头再看吧。”朱祐樘显得漫不经心。

  倒不是说他看不起张周,若真觉得张周力不能及,他就不会提前找这四个人来提这件事。

  他是觉得。

  就算张周修得再好,因为触碰了翰林体系最基本的利益,别人也不会待见,成书之前必定被人各种挑刺,好也会被说成不好。

  提前跟大臣打一声招呼,也算是讲理。

  提醒这四位,不管张周修得好不好,不要去打击他的积极性。

  谢迁道:“陛下,以一人之力,只怕是难以成书吧?难道他背后还有人相助?”

  “朕也不知。”朱祐樘道,“不过据东厂传报,昨日里秉宽已将此成书交给国子监祭酒林卿家看过,林卿家对此并未挑出任何的问题来。”

  “他……林侍郎似并未参与到修书中来。”谢迁又在提醒。

  就差说,林瀚他懂个屁啊?

  不过刘健却从中听出不一样的意味。

  张周的书看来是修到差不多了,居然都敢拿出去给人看了?

  就算林瀚未参与到《大明会典》的修撰,但林瀚可说是学界目前的扛把子,连他都挑不出毛病的书,看来完成度非常高,而且在考据方面应该也很严谨,不然以林瀚的脾气,他会为了迎合皇帝和张周,看出问题而不说吗?

  朱祐樘继续道:“朕也不是说就以秉宽的底本来刊发,而是以他的底本作为参考,希望能对修《会典》形成帮助。几位,没什么意见吧?”

  刘健道:“陛下,老臣并未见过此底本,不知可否……也可以先行勘校?”

  这次刘健是有些心急。

  之前张周不管做什么,都没有在他们文官的基本盘上做文章,就算给太子上课,那也是剑走偏锋。

  但若是被张周自己把《大明会典》给修撰出来,他们文官集合那么多人力物力,忙活了两年,却连此人修撰进度的三分之一都达不到,那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去质疑张周的能力?

  朱祐樘却很直接回绝了刘健所请:“刘阁老,朕说过,已让他先行去找人勘查,他所找的人,目前并不在翰林院中,并不会影响到目前翰林院的修书进度。”

  刘健面色有些阴郁,却也不能再说什么。

  ……

  ……

  内廷会议结束之后。

  内阁三人与王鏊并不同路,三人回到内阁值房,谢迁也就当即挑明了:“怎么还能让他整出个修书的事?”

  李东阳道: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