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八章 可亲可贤_大明第一贡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货太怕火筛,还是留他在延绥那边抵挡达延汗,省得再留在偏关当他的“陈二百”,一天一夜跑路二百里。

  刘健突然望着张周问道:“不知张侍讲有何人来举荐?”

  张周立在旁,闻言打量着刘健。

  好似在问。

  刘阁老,你是认真的吗?这时候你居然想听我的意见?还是说让我出来背黑锅?

  回头我举荐的人顶不上去,好把责任往我身上推?

  朱祐樘也面带期许望着张周道:“秉宽,朕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张周道:“回陛下,臣认为,如今不在于谁来担当偏关总兵官,而在于谁总制宣府、大同、偏头关等处军务。”张周也果然没有按照皇帝和刘健的思路去走。

  “嗯。”

  朱祐樘点头。

  王越人在偏头关,宣大一线各处设个巡抚就行了,王越一个人既能干文职,也能当武勋,属于一肩挑,偏头关有巡抚也会被王越压一头。

  但现在王越不在,就需要设立宣大总制。

  在大明弘治年间,总督的职位并不常设,反倒是各处的巡抚一直都有,但在王越死后,光靠一个巡抚已经无法守住这座残破的关城,就算火筛不想报仇雪恨,草原群狼也都会想以这里为突破口。

  朱祐樘想了想问道:“几位卿家,不知以何人前去合适?”

  皇帝等于说直接同意了张周的提议,临时设宣大总督来顶上去,等于说放弃之前王越为首的武勋管理体系,把偏头关带回到以文官为首的局面。

  这显然是刘健和马文升希望看到的。

  马文升道:“臣举荐前户部侍郎刘大夏。”

  马文升是非常欣赏刘大夏的,如今刘大夏辞官回乡,马文升对此非常惋惜,他还跟皇帝陈明以刘大夏为宣大总督的好处:“……刘大夏为户部侍郎时,巡抚于宣府之地,治理军饷井井有条,对于宣府大同等处的军务非常熟悉,以其为总制,可保地方无虞。”

  朱祐樘皱眉道:“可是他好像并没有直接领兵交战的经验,此等时候以他挑起重担,真能威慑草原?”

  皇帝有点发愁。

  马文升举荐的人,照理也算是量才而用,去当个守成的宣大总督还行,让他去主持打仗……能力高不高先不论,就说他的威严不够,这一条人家草原人都不怕,那打起来自己这边将士的信心就先折了一半。

  马文升也明白这一点,所以他没有继续争。

  而此时刘健却又往张周这边瞅一眼。

  张周也在想,你个首辅大臣有话就直说,没事总往我这里瞧,你总不会认为我适合去当什么宣大总督吗?在你眼中,恐怕让我去当偏关巡抚,你意见也老大了!

  朱祐樘道:“还有旁的人选吗?”

  刘健道:“陛下,此事不妨到朝堂廷推。”

  朱祐樘当即否认:“事态严重刻不容缓,且威宁侯病故的消息一定要先瞒住朝野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