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第34章_娇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早朝的时候户部尚书奏事,说西北地区大闹蝗灾,将地里才长出来的庄稼苗全部啃噬得干干净净,民不聊生。兵部主事也出来启奏道,近来频频收到地方上报,已有数起上百余流民啸聚作乱,打劫沿途客商的事情发生。主事大人向皇帝请示是否出兵平乱,免得乱贼做大,难以收拾。

  太子想在父皇面前表现,跳出来斥责兵部主事,说百姓食为天,青黄不接的时候又遇到蝗灾,来年没了收成。都要饿死了,只好铤而走险。他们打劫只是为了活命,不是为财,不能视同暴民乱贼对待。这个时候朝廷应该做的是开仓放粮赈济灾民,而不是一来就把百姓想得很坏,当暴民镇压。还说要户部赶紧筹集稻种送到西北去,赶在春播的尾巴上,帮助百姓补种庄稼。

  太子极力想打造自己仁君的人设,可御座上,皇帝脸色阴沉,耐着性子听他说完后直接震怒了。他气得发抖,手指太子,当着百官的面大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早朝都中断了。但是太子一脸懵逼,心里的气比皇帝更甚。

  “孤宅心仁厚,以民为本,这些话说错了吗?”太子犹自愤愤不平,“他日常总是教导孤要做一个勤政爱民、敦厚善良的仁义之君,怎么反倒骂孤?”

  臣寻听罢,默默无言。

  春播的季节,本就青黄不接,饥一餐饱一顿。又遇蝗虫过境,寸草不生,百姓连糊口的野菜也没得吃了,不抢怎么办?饿极了,人肉都吃的,现在只是抢劫客商寻一口吃的而已——咋一听,太子的话没什么问题,皇帝骂他骂得毫无厘头。

  但是,即便自己在翰林院领着一个闲职,没有上朝奏事议政的资格,但是臣寻对国事保持着灵敏的嗅觉。听完太子的陈述,她在心里摇了摇头。

  这太子,的确是该骂。

  首先,西北地区常年干旱,沙漠居多,所以这地方是从来不种稻谷的。青稞、小麦和豆类才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而太子却说让户部送去稻种让百姓及时补种。皇上骂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沾得上一点边儿。

  但是,当今皇上如果没几分城府,怎么可能抢到皇位坐?他没有深谋远虑的智慧,又怎么可能除掉十三位为他打天下的藩王?所以,这样的皇帝,他怎么可能用一个十分牵强的理由大做文章当庭大骂太子?所以,他骂太子,便只能是——皇上对这个寄予了厚望的儿子十分失望,他只是借题发挥想骂骂他,出口郁气而已。

  就好像辽王妃,气极了,能在下人面前不顾形象地满王府追着夏漪涟打。

  所以,皇上骂太子,只要稍稍一深想,便会明白的。

  此时此刻,西北除了百姓,还有谁?辽东王和世子啊。

  辽王同小世子领兵在西北攻打狄戎,听说战况胶着,又听说辽王深受重伤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