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4章 皇帝终于换人了!!!_开局盘点明太宗,老朱都懵逼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4章皇帝终于换人了!!!

  唐朝,武德九年。

  李渊此刻觉得,自己与那未来的子孙李隆基极为相似!

  同样的感觉,同样的情况!

  明明自己才是一国之君,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下属,应当听自己的话才对,可现实却总是与自己意愿相悖。

  就像此时的他,还能怎样?斗不过,打不了,无力回天了。

  所有人都希望杨贵妃死,虽然你是皇帝,你不愿,可那又能如何?

  现在的你能阻挡得了吗?伱手上有权吗还?是有人?统统没有!——

  唐朝,贞观三年。

  李世民稍微斟酌了一番,按下了二选项。

  常年的贪图享乐和安逸生活,已然让李隆基失去了果断之心,做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不能明辨是非。

  如今此等局面的他,依旧沉浸在自己过去的辉煌当中,他必然会想着挣扎一下,直到最后承认自己大权落榜的现实,答应处死杨贵妃。

  ——

  明朝,洪武十三年。

  朱元璋摇了摇头:“杨国忠不如李林甫多矣!”

  虽然李林甫同样欺上瞒下,把控朝政,任用小人,但他水平可比杨国忠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最起码他在位时,虽然朝廷政治极为不堪,但起码不至于动荡不安,其权利是把控在手里的,没有被底下的人分走!

  真正能搞出事端的能有几个!

  倘若此人活的再久一点,安禄山的安史之乱恐怕也难以发作,或许至少可以再拖延数十年。

  如此一来,倘若李隆基在位期间不久,恐怕还真能逃过这一劫。

  【面对所有的将士们的要求,李隆基底气不足的回答:“朕自处之!”】

  【此时的他仍然不希望处死杨贵妃,然而,奈何自己实在是手上无人诸多军队的将领一个接一个的前来劝谏他,当下他更是不敢犯众怒。】

  【“愿陛下速速决断。”这种话他一天能听个十次八次的!最后无可奈何之下,李隆基让高力士把杨贵妃带到佛堂用白帛将其缢杀。】

  【而众将士在看到杨贵妃的尸体后,纷纷跪地大呼:“陛下圣明!”,终于开始继续行军。】

  【缓过气来的李隆基也思考清楚了,明白关键人员是太子李淳,自己的一时退让,也是一种失败,最后的人心已经失去了。】

  【可此时想清楚为时已晚,就像他之前所做的种种措施已然无可挽回。】

  【而这边大快人心的太子李淳决定以后的路线。一:北上前往边关。二:南下去江南等富庶之地。三:往东部前进。】

  ——

  唐朝,贞观年间。

  尉迟敬德看到选项的瞬间,便直接开口道:“北上!”

  要知道,大唐的精锐大多在各个边防重镇,防守外族,北上能够获得的力量自然也较大一些。

  同时,即便李隆基不在,以其太子的名义,在北边树立大旗,也能给大唐各地的唐军树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