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2章 杨梅汤_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想想接下来五十套的单子,刘木匠嘴角笑容渐渐僵硬。

  他扶着门框起身,诚恳的一拜,“秦娘子,你本事大见识多,接下来你说怎么干就怎么干,我全力配合,绝无二话。”

  秦瑶拍拍他的肩,“就等你这句话了,咱们进屋说,时间紧,今天就要先把章程拿出来。”

  秋收早的,今天已经把工具都挪到地里,明日就有人开始收稻。

  她家稍晚两天,七月十二号开始。

  今天九号,她还有两天时间安排。到时候秋收大部队一结束,立马招人买料开工!

  秦瑶和刘木匠在家里谈了很久,两人把村里有木料的人家全部盘了一遍。

  这些信息刘木匠心里都有数,现成的和还在山林里的,他都知道。

  再计算一下五十组水车的用料,统计出来一个数字,只刘家村这个地方的木料就能供应上。

  秦瑶和刘木匠便迅速划出分工。

  她要做的只有两件事。

  刘木匠则负责去预定木料,把数据统计出来,到时候秋收结束就能安排起来。

  但要是加了冰糖,哪怕是泡水都特别好喝。

  不过就她这小作坊,撑死了两百平,还不一定能干长久,官府这也要收税的话,未免也太坑了。

  其二,招人手、打磨盘。

  几人知道了她要建作坊,更是一分钟都不敢耽搁,抓紧时间提前秋收,免得错过了秦瑶这边第一批招工。

  二郎眼珠子一转,“那我拿去卖行不行?”

  随即想到之前秦瑶说的经济支柱带动全村脱贫走向富裕,欢喜的表示她要用那块地随便选,只要不妨碍着村里人,他们都可以帮她敲定下来。

  秦瑶本不抱什么期待,甚至已经做好了盲夸的心理准备。

  要是有冰块的话,能爽到飞起!

  兄弟三个听见她这话,都笑了起来。

  没有村长提醒,秦瑶还真没想到这一点。

  五十组的小型石磨,刘家村那部分界限内的石料是足够的。

  如遇上家里有现成的,马上让人送自己家院里去先放着。

  一只母鸡三只公鸡,四娘日日盼着母鸡能下蛋,母鸡下蛋用的窝她和小哥哥已经提前用稻草搭出来,时刻准备着能放到鸡笼里去。

  只是糖贵,大家伙舍不得,那满山的野杨梅,都熟得掉下来也没多少人去采,二郎想想都觉得可惜。

  四娘也不甘落后,在菜园子里抓虫子喂给鸡吃。

  二郎才不会亏本卖呢。大郎在心里暗暗想。

  没想到,一口暗红的杨梅汤喝下肚,酸甜混合得极好,少一分太酸,多一分又太甜。

  早上还有露水,割下来的稻子摊开在田里晒,等日头升上来,就开始打谷。

  秦瑶觉得家里这四个真省心,更衬得刘老三像是个基因突变的奇葩。

  其一,建立生产车间。

  不过建了作坊,情况就有些不一样了。

  当然,主要的是书院里这么多读书人,可以先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