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2章 丰收_穿成继母后,我改造全家种田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元节一过,整个开阳县的农人便都忙碌起来。

  田野间那一片可人金黄,提醒着辛勤耕种的农人们,收获的季节又到来了。

  整个文具厂七成的工人都请了丰收假返家抓紧时间秋收。

  余下三成拿了双倍月银的工人,仍在坚守岗位。

  作为仕女匣的主要管事,芸娘今年秋收依旧留在厂里负责新品的出货工作,以确保首批一百只仕女匣能够如期完成交货。

  有宋瑜在负责厂里的经营,秦瑶今年是找不到不下地的借口了。

  不过自己难受全家都别想逃过。

  家里的谷子留给殷乐和孩子们盯着,秦瑶马不停蹄赶到了镇上。

  “夫人,您也来休息.”没等李氏说完话,秦瑶已经一个闪身来到跟前,当先拿起殷乐倒好的西瓜汁狂饮。

  后院扩建已经竣工,宋瑜一家三口中元节前搬了过来。

  现在家里的地面都铺上了青石,几间主要卧房也都垫了木板,整齐又干净,孩子们都觉得屋子变得更宽敞了。

  负责各地税收的司仓官在正式秋收之前便开始给下面各州县下派了征税任务。

  提升了一成,这可是从前都没敢想的事。

  为了确保各地粮税能够完整的收上去,盛国制定了非常精密的税收收缴程序。

  当然原因也很简单,谁让她把家里五亩地拿给各村镇的里正村长们当成体验田了呢。

  村里的秋收数据统计工作,秦瑶交给了刘阳和刘琪负责。

  更多的,比如刘大福家的,良田加上精耕细作,其中八亩居然达到了五百三十斤,超过了秦瑶家当年创造的亩产记录。

  美其名曰,东西太沉,帮忙接一接。

  精耕的那些田,至少也有四百三十斤的亩产量。

  除了得给大家伙洗衣做饭的李氏,还有要放牛马的小来福,余下的殷乐、大郎兄妹四个,通通下地。

  “今年我们刘家村最高亩产是刘大福家的一亩五百三十二斤。”

  李氏可怜的擦擦三郎脑门上的热汗,招呼大郎二郎四娘都过来歇一会儿。

  如此忙活到傍晚,历时两天,家里五亩水稻收割完毕。

  篮子上的纱布一揭开,殷乐惊喜大喊:“师父,有凉瓜饮!”

  殷乐带着大郎二郎负责割稻,三郎四娘负责把稻子用稻草绑成一把把,秦瑶便就地将这些稻子用护桶脱粒下来。

  兄妹四个暗暗对视一眼,阿爹离家的第四十五天,想他.回来干活。

  接下来便是晒谷。

  反倒是秦瑶家今年的亩产比去年降低了很多,还达不到五百斤,五亩地一共得粮两千三百斤。

  李氏无奈失笑,蹲下来将纱布铺开,摆上饭菜。

  秦瑶收起手稿,抬起头面对各村村长,笑着总结道:

  “总的来说,刘家村今年‘三成良田精耕七成次田粗耕’的种植方案,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使得刘家村整体收成比之去年提升了一成!”

  秋收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