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1章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_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章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一)

  【有的人看似是凡人,可是却肩比神明#杂交水稻#袁爷爷】

  【当我们一提到粮食,我们第一个能想到的便是袁爷爷。

  他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1964年,袁爷爷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66年,袁爷爷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成功拉开了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序幕。

  1973年,在第二次全国杂交水稻科研协作会上,袁爷爷正式宣布先行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让粮食亩产量开始发生了质的飞跃。

  1987年,袁爷爷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发的科学奖。

  2004年。袁爷爷获得了世界粮食奖。

  ……

  2023年十月十四日,’超级稻’经过五年的攻关,再次创世界纪录,达到了平均亩产1251.5公斤。】

  秦朝。

  秦始皇看了天幕上的视频,把惊掉了下巴。

  要知道在他们大秦,虽然也有水稻,可也只是五谷之一。

  不只是如此,产量也是极低。

  而天幕上所说的亩产的斤数,只怕他们数十亩的产量也达不到这么多。

  想到以前,在知道后世有一种作物,能够养活一亿人,他就够吃惊的了。

  毕竟在秦始皇看来,新的农作物,肯定是有优势,他背后是大量推广。

  然而这次知道后事的稻谷竟然也达到了1000多公斤一亩,简直把他惊呆了。

  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后世能够养活那么多人。

  而且有那么多人,没事在全国旅游。

  如果大秦有这样高的亩产,有那样的机器,只怕大秦的百姓也如后世一样,可以在全国旅游。

  只可惜大秦没有这种东西,而那墨家子弟也实现不了那种机器。

  这时候他也明白,为什么有的人是凡人,却却肩比神明。

  汉朝。

  汉武帝刘彻天幕上所说,他流下了口水。

  他觉得如果大汉有这样的人物,不要说肩比神明,那简直是远古时代的神农。

  如果大汉有这样的人物,他们大汉就会有足够的粮食去攻打匈奴。

  而那小小的匈奴,不过是跳梁小丑。

  隋朝。

  杨广看到天幕上的信息,他有些被震惊到。

  自从他开走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之后,这天下的粮食就有些紧张。

  虽然在他看来问题不大,只是如果真的像天幕上所说,能够亩产稻谷1000多斤,只怕他可以再修建很多超级工程。

  唐朝。

  李世民看着天幕上的信息,再想起大唐稻谷的产量,他觉得极为不真实。

  要知道在他们大唐,一亩地的粮食大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