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7章 大嘴传媒与明日之子_华娱:从07快男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7章大嘴传媒与明日之子

  《行而不辍》空降各国专辑销售榜单的事,引得一众媒体争相报道。

  一张纯华语专辑,在非华语区创下了各项记录,每一次突破,都是零的突破。

  虽然这些记录之于陆远不算什么,但对于华语乐坛,却是意义非凡。

  或者说,对于那些追求热点的媒体来说,很重要。

  是以,公关部的外联电话,几乎被打爆了。

  陆远的采访是出了名的难约。

  除了专辑发售、电影上映之类的宣传期,其他时间,他几乎很少主动曝光自己。

  在一众媒体中,《当代歌坛》博得头筹。

  说起《当代歌坛》,它几乎见证了内地乐坛的辉煌与衰落,94年创刊,正好赶上了华语流行音乐的大爆发。

  内地的毛宁、王霏、杨钰莹、娜英,香江的四大天王,再到周林陶王,以及超女快男。

  然后,时间来到15年,《当代歌坛》停刊。

  在某种意义上,华语乐坛的发展曲线,也是《当代歌坛》杂志的发展曲线。

  从最开始的专业类乐评杂志,一步步发展,逐渐成为主攻青少年的八卦杂志、偶像杂志。

  《当代歌坛》本来有机会发展成华夏的《滚石》,但偏向青少年受众,让杂志渐渐沦为了八卦杂志。

  其实,当代歌坛改变路线,不完全是内因,大部分还是因为市场导向。

  专业类的评论杂志,不是不会。

  而是受众太低。

  杂志靠什么赚钱?

  靠销量!

  靠广告!

  没有销量,既没有销售收入,也没有广告收入。

  因此,《当代歌坛》最终活成了八卦小报的样子。

  而今,受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当代歌坛》的销量进一步下滑,哪怕它选择拥抱不受主流待见的选秀歌手,也改变不了江河日下的命运。

  就在这时。

  陆老板背后的晨星基金,向《当代歌坛》背后的母公司魔都大嘴传媒抛出了橄榄枝。

  其实,陆远一直有意创办一家音乐类杂志,兼顾通俗性和专业度的那种。

  他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国内也能诞生一家权威性的音乐杂志,一份权威性的音乐类榜单。

  一如阿美瑞卡的《公告牌》。

  即使这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也想要尝试一下。

  来都来了,终归要留下点什么吧?

  至少给华语乐坛保留几分火种,给那些独立音乐人一些发声的渠道。

  如果换做是十年前,大嘴传媒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拍掉晨星基金递来的橄榄枝。

  毕竟,那时的《当代歌坛》如日中天,号称华夏版的《滚石》,每一期的销量都能破百万。

  不差钱。

  也不缺影响力,哪怕是四大天王级别的歌手,也不敢忽视《当代歌坛》的专访。

  然而,花无百日红。

  现今的《当代歌坛》每况愈下,其背后的母公司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

  如何生存下去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