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0章 张同学_都重生了谁不想搞钱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90章张同学

  白炽灯散发着混光的光芒轻轻地摇晃着,映照着旧报纸糊成的顶棚和细黄泥抹成的墙壁。

  映照着局促的空间。

  映照着斑驳的实木八仙桌和四个实木小凳子。

  映照着炕头上还算光鲜的崭新床单和被褥。

  映照着罗辉一行人。

  他们此时整整齐齐地坐在炕沿上,盯着土坯砌成的火炉里哗啦啦地蹿着火苗。

  气氛有点凝重。

  没人开口说话。

  此时,距离他们辞别仁和村已经三天,正身处于一个叫张庄的村子里借宿。

  同样没有惊动县太爷。

  凭着向路人询问找到的这个会宁最穷村。

  会宁是著名的穷县,却是响当当的状元县,每年考出大量本科生由此改变命运。

  高考是唯一的机会。

  罗辉在村里村外转悠了两天,心里也确认了村民的这个说法。

  没办法。

  这里的气候环境,跟号称“不宜人类居住”的西海固一模一样,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头的黄土坡坡。

  千沟万壑。

  无论春夏秋冬,山坡上只有土黄色,鲜有绿意。

  山里的土地不打粮食,亩产能收百斤就算丰收,往往一场干旱下来颗粒无收。

  种子都得赔进去。

  “罗总。”

  终于有人打破沉默:“或许,我们可以找个地方把村民都迁出去,比如集团总部那里就非常缺人手,可以让他们搞搞卫生什么的。”

  罗辉扭头看去。

  说话的人叫卞敏学,是他从京城挖过来的中层管理人员之一,擅长人力资源管理。

  他咧嘴笑了笑:“迁一个村容易,才一百多口人,养起来也不算什么大事。”

  “这是做慈善。”

  “不是做生意。”

  “我要做的是生意,我要找的是一条致富路,是可复制的发展模式。”

  “百十口人搬迁容易。”

  “可是整个会宁县的四十万人口又能搬到哪里去呢?”

  “每个项目点我都准备了八个亿的投资资金,就是知道迟早会遇到这种看似无解的命题。”

  “别泄气!”

  “遇到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问题就对了,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剩下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

  “比如这个张庄,一切问题的根源是淡水资源不充足造成的。”

  “我们就从水源着手。”

  “这鬼地方降雨量低,不代表着不下雨。”

  “经过两天查看,我有了大概想法,首先得修几个大坝,用层层拦截的办法,把珍贵的雨水留在本地。”

  “修建成本不高。”

  “中间用黄土,两边用混凝土,横跨三五十米的水坝投资也就十几万的事。”

  “咱们多修几道水坝,先把浑浊的雨水拦住,然后一道又一道地澄清保存,不但能够保证饮用水还能保证农业用水。”

  “水少点没关系。”

  “咱们可以开发几个用水量较少的农业项目。”

  “就种甘草。”

  “咱们去陶瓷厂定制直径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