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山东往事_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瞿达脸色犹如死了老婆一样难看。

  “办法,我有什么办法?老娘的兵都被姓秦的刮走了,这一批刚有点模样,又想要?我一共500多个兵,他这次要1500,我上哪里去给他弄。”唐赛儿拍着桌子,怒吼道。

  “其实,京城也给了一个解决的方案,就是需要林千户出面。”瞿达摸了摸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

  “什么方案?他姓秦的能有好主意?”唐赛儿依然面色不虞。

  “山东一地,自皇帝起兵靖难后,先是遭受战乱之苦,紧接着又有旱灾、蝗灾和疫病,皇帝为了营造新都、修治会通河、北征蒙古,山东一地徭役征敛不息,百姓生活困顿,无以为生,卖妻鬻子,以求苟活。所以青州、即墨、莒州、诸城、寿光等地,很多百姓都被逼上梁山。根据我们搜集的情报,林千户与即墨的董彦杲、即墨的刘俊、莒州的宾鸿都有交往。”瞿达看着唐赛儿,停了下来。

  历史上唐赛儿起义的真实原因,就是因为山东人民真的活不下去了。

  朱棣起兵靖难,李景隆带兵50万,在德州与朱棣大干了一场,败!又在济南大干了一场,败!

  所谓匪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几十万大军溃败的场面,可想而知山东百姓遭受了什么样的灾难。

  朱棣登基为帝后,给予北平、保定、永平的百姓一些特殊的优免,但山东百姓连根毛都没有。

  永乐四年,济南府及周边发生特大蝗灾和旱灾,颗粒无收,饥民中更是疫病盛行,当年青州、乐安等州府上报户绝田七十一万亩。

  什么是户绝田?就是字面意思,一户人家都死绝了!一般在农村,如果一户人家都死了,同村的近房亲属会把地分掉,很少出现户绝田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的山东百姓的惨状。

  同年永乐皇帝下令营建北平城,二十多万工匠、上百万民夫被征调入京,营建北平城。山东成为工匠、民夫征调的重点地区。

  为了保证北平建成之后,各地物资能够顺利送达北平城,朱棣又命令修治会通河。会通河是京杭运河主干道的一部分,从山东聊城的临清到东平府,洪武二十四年,黄河决堤,会通河一半河段被冲毁,运河漕粮北上受阻。为了打通这条道路,山东各地百姓又投入了无尽的徭役中,从永乐九年到永乐十三年,五年时间未得安息。

  期间,朱棣北征蒙古,负责运送粮草的主力,也是山东百姓。史载,永乐十七年,“山东诸处,饥荒水旱相仍,至剥树皮、掘草根……老幼流移,颠沛道路,卖妻鬻子,以求苟活。”

  是以,山东各地百姓啸聚山林,占山为王,抗捐抗租。

  这些事情,秦睿自然是知道的,因为历史上唐赛儿起义,席卷了大半个山东,从者如云,几万人加入到这个队伍中来。反正都活不下去了,搏一把或许还能活下去,还能活得更好。

  毕竟,人生不搏不精彩嘛!

  有这么好的资源,难道秦睿会不用吗?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