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6章 郁闷的秦睿_在大明当神棍的日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睿有安全感,今天的事给了秦睿一个提醒,是不是应该建立自己控制的力量呢?该怎么建立呢?

  躺在摇椅上,秦睿闭着眼睛,慢慢思考着。

  “陛下,孟子曰:以力服人者,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今内监以威临于百姓,以势压于众人,西山百姓群情汹汹,呼号严惩阉贼。陛下放纵内侍与民争利,此非长久之道……”一名御史站在御阶之下,义正辞严地控诉着西山煤炭商号的所做作为。

  站在上朝队伍最后面的秦睿,翻了翻白眼,对这种清谈误国的御史,秦睿没啥好印象,犹如后世的喷子一样,只提问题,不给解决方案,这就是刷流氓。

  正常人谈事情,大都是家长里短、老人身体、夫妻和谐、孩子顽皮,要不就是茶米油盐。这群御史,整天子曰诗云的引经据典,然后高举义旗抨击各种社会不公,看着谁不顺眼就攻击谁。

  不管是不是利国利民,是不是有益民生,上来就喷,喷完了,爽了,自己舒服了就行,还要给自己带一顶为国为民的高帽。

  在坊间,一些自诩为正义使者的士子,天天坐在一起高谈阔论,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满嘴跑火车,一点儿正经玩意儿没有,这就是在清谈误国。

  历史上大明亡于党争,但实际是亡于清谈。为什么这么说?

  明后期为了对付贪得无厌的文官集团,历任皇帝不得不利用宦官集团,通过宦官来收税。加租征饷都是皇帝的错,文官集团只是作为执行者而已,锅由皇帝背,好处文官斗占了。

  文官集团便利用庞大的读书人群体,有意识的裹挟民意、蛊惑无知百姓,引导舆论造成社会对立,如此往复,形成了恶性循环。

  看着御史振振有词、铿锵有力的奏对,秦睿打了个哈欠,对于这种朝会,其实规定的不是很严格,他完全可以不来。但他是被通知今天必须上朝的,所以起了个大早。

  “……因此,臣请陛下下令,解散西山煤炭商号。”御史做了最后的总结发言。

  紧跟着,又有几个御史和官员站了出来,跟着喊道,“臣等附议!”

  坐在御座之上的朱棣,听完之后,略略皱了皱眉头,看了看殿中的大臣,最后落在了正在打哈欠的秦睿身上,开口说道,“秦睿,此事由你主导,你有何话?”

  听到自己被点名,秦睿赶紧出班,躬身施礼说道,“陛下,此乃腐儒之见,万万不可听信。”

  “陛下,臣弹劾秦睿口出狂言、目无百官,应当重罚。”御史听了秦睿话,不仅大怒,要知道御史本来就是以下制上,得谁咬谁,一般人都多少会给御史面子,今天秦睿大放厥词,他怎么能不生气。

  “陛下,大明以仁孝治天下,以道义行世间,陛下所行之道,乃福泽万民之天下大道,此等腐儒,鼠目寸光,岂能看得出陛下高瞻远瞩的雄伟大略。”不管三七二十一,马屁先拍上一通,获得朱棣的好感最为重要,佞臣就佞臣吧。

  谁要敢现在出来炸刺,那就是否定朱棣,那就是给朱棣难堪。

  本来想出来攻击秦睿的人,听了秦睿赤果果的马屁话,都收住了脚步。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