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36 章 夺门_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北京保卫战的成功是大明度过的一次巨大危机,是君臣携手,戮力同心的证明。

  往后数年,

  朱祁钰——一个合格的皇帝

  于谦——一个有能力的臣子,

  这对君臣配合默契,相互信任,一起为打造美好大明而努力,不断解决各种正统时期留下的问题。

  要知道因为连年的征战和瓦剌的劫掠,在加上内地的水患,可以说当时的大明灾区连连,饥民遍地。

  还没有登基就面对兵临城下的险恶局面只是朱祁钰成为皇帝的一个艰难开局,往后执政还有更多的麻烦等他。

  但是他有问题就解决,针对内忧外患的局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巩固大明江山的统治。

  政治上他广开言路,他招贤纳士,清除阉党势力,稳定局面,重用于谦等贤臣,使吏治为之一新。

  军事上他建立了统一指挥制度,并且加强了京师武将监督戍军的作用。

  经济上他采取了舒恕的政策,对受灾严重的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区,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减免税负,并且赈济灾民,安抚流民。

  然后厉行节俭,减免宫廷开支,停止各类采办,又下诏天下巡抚署理各省农桑事务,倾力发展经济。

  还治理水患,发展文化……等等,经过君臣的励精图治,短短数年就使明朝挽回了颓势,国势蒸蒸向上。

  而这些都离不开景泰一朝每个人的努力。”

  “有人说于谦的功劳最大,有人说这是因为朱祁钰善于用人。

  但是历史上从不缺少明君或者贤臣,为什么有些却不能治理好国家呢,因为明君和贤臣没有在同一时期啊。

  只夸于谦,或者只夸朱祁钰,都是片面的,景泰时期缺少他们谁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结果。

  正是因为朱祁钰信任于谦,放权给于谦,于谦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发挥,这是君臣的佳话,是又一次千里马与伯乐相会的成功。

  假如时间只停留在这里,那么大明由盛转衰的局面将会得到改变,大明也许会进入一个新的治世,然后国运再延续一些年也说不定。

  总之,这将会是一个成功的改变。”

  “假如时间停在这一刻的话。”李一再一次强调。】

  朱元璋本来满意的点头的动作顿时顿住了,天幕这是什么意思,难道又出了什么事情吗?

  他脑子飞快转动,“难道是后期朱祁钰不作为了?”他眼睛一眯,顿时神色又险恶起来了,这些不肖子孙一个个都愁死人了。

  朱元璋想:如果他不开心,他一定让所有人都不开心。

  朱标若有所思,“不对,我记得天幕说过,那朱祁镇后来谋反!”

  他有些忧心忡忡,“难道是这次谋反留下什么后患吗?”

  这一刻,他们依然没想过朱祁镇能成功。

  毕竟……朱祁镇都让二十万大军全军覆没,都弄死大半个朝廷官员了,谁还能放心跟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