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70章 考前冲刺班_开局少年马空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70章考前冲刺班

  一场风波消弭之后,马骥又送别了宁采臣,随后便恢复了往日的生活。

  因为他已准备参加明年二月的春闱,所以顾镛对他的课业也督促得更紧了一些。

  如此不知不觉又过了两月,已至十月初冬时节

  这一天上午,尚未到授课时间,顾镛便派人来唤马骥前去。

  马骥知道必定有事,于是不敢怠慢,换了身衣服随来人前往。

  见面之后,顾镛将案头一封书信送到他面前,笑道:“龙媒先看一看这封信。”

  马骥也不迟疑,接过书信飞快浏览一遍,脸上便现出些古怪的神色。

  这封信是通称“南监”的应天国子监祭酒乔允写给顾镛的,事情却与自己有关。

  原来自从当初顾镛、韩嶂、杜衡三人同科包揽三甲后,江南的文运似乎被消耗太多,十多年来,算上恩科已进行了六次科考,六位状元竟然都出在北方。

  科举的南北地域之争由来已久,直至前朝大齐前期,北地还因自古为人口聚居的繁华之地,文教昌盛而占据绝对优势。

  马骥将书信放回老师案头,问道:“依老师之意,弟子是否要去应天府一行?”

  虽然朝廷出于平衡考虑,在南北进士的比例上有所调控,但历年科举的三鼎甲大多出自江南。

  直到大齐后期,江南鱼米之乡得到充分开发,人口渐增、经济反超北方,文教亦随越来越兴盛。

  有鉴于此,乔允打算今天冬天在应天国子监单独开设一个学舍,将今年各省乡试中表现优异的举子集中到一起,并便请江南硕士名儒指导他们学业及会试、殿试的应考经验,可说是要集江南半壁江山之力,打造出一位状元之才。

  乔允和顾镛一样属于当今隆安帝李珲信重之人,一样在今年出京至应天府接掌国子祭酒,自然要做出一番成绩,恰好今年和明年是科考之期,夺回状元之位一雪前耻,无疑是当前最要紧的一件事。

  其中的影响落在科举上,便形成大虞立国几百年,一直是南强北弱的局面。

  正因如此,多年被北方占据状元之位,让江南众多文人心中大为气闷,也对领袖江南文教的应天国子监多有不满。

  顾镛见他已看完书信,笑道:“乔明诚那厮倒打得好如意算盘,若你们这些举子中当真出了一位状元,那不仅是江南之地和他所属省份的光彩,应天国子监也可名正言顺地分一份功劳。”

  到了本朝大虞,因为太祖武皇帝李赓是以南统北,手下一班开国元勋、文武重臣大多出自江南,甚至大虞开创初期的都城便设在应天府,后来才前往北地顺天府。

  “这算是……古代版的考前冲刺班?”

  这封信中还向顾镛提到两件事:一是请他将自己的得意门生、已在乡试夺魁成为名副其实“江浙第一才子”的马骥送到应天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