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援笔成诗金陵句_开局少年马空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90章援笔成诗金陵句

  马骥一行人在金山寺盘桓半日,与佟愚、普一道别之后,乘船沿江而上前往应天。

  一路无话,船到应天城外,马骥等人弃舟登岸。

  汪章文老人离家三载,急切回家见妻子与其他子女,于是就在城外与马骥等人告别。

  汪士秀说了自己明年将参加武举会试,约了马骥在京师顺天再见。

  目送汪家父子远去后,马骥等五人才进了城门。

  应天,因楚威王筑金陵邑而得金陵之名,后来自东吴孙权筑石头城建都之后,又陆续为为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都城,故有“六朝古都”之谓。

  前朝大齐末年,因君权旁落,朝中有宦官专权,朝政混乱;地方有藩镇割据,战乱纷繁。

  生民命贱如蝼蚁,被各种苛捐杂税、徭役兵役逼到绝路,终于有人效法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一呼百应从者如云,将本就混乱的大齐搅得遍地烽烟。

  太祖李赓于杭州起兵,荡平江南占据半壁江山后,曾自立吴王,以金陵为都城,改名应天。

  因此,那差役不敢怠慢,立即引着马骥来见乔允。

  马骥上前见礼:“学生钱塘马骥,见过祭酒大人。”

  等到后来渡江北伐,扫灭北地烟尘一统天下后,李赓有感于北方草原蛮族凶顽贪婪,历年来不断南下掳掠人口财物,遂将北地军事重镇北平府设为大虞都城,改称“顺天”。

  乔允笑呵呵地道:“龙媒免礼。”

  南监国子祭酒乔允格外重视这一次的“考前冲刺班”,特别叮嘱了每一位被征召入班的举子到来,都要立即接见。

  到了南监门外,马骥向守门差役报上姓名来历。

  乔允年过四旬,中年发福,面容团圆,长眉细目,见面先笑,显得甚是和善。

  他直接以字相称,显得颇为亲近。

  因江南之地文华鼎盛,南监的学子之众、学风之浓以及成才比例之高,一直稳稳胜北监一筹,便是两位国子监祭酒见面吵架时,也是南监祭酒声音更大一些。

  等马骥在他示意下到一旁坐定,又道:“我已看了龙媒乡试的诗文,当真满篇锦绣,字字珠玑。此次征召来南监进修学业的举子共有十四人,虽都是一时俊彦,但我最看好的,当属龙媒无疑。”

  乔允笑道:“龙媒不必过谦。在你之前已有七位举子先到,此刻正在一起自修。你先去和这些将来的同窗见一见,稍后会有人为你办理食宿等一应琐事。”

  但这些官署和职位,大多都是用来供年迈官员恩荣养老或将获罪官员投闲置散,唯一的例外,大概便要算通称“南监”的应天国子监。

  马骥忙谦逊道:“大人过誉,马骥不胜惶恐。”

  原本的应天则降了半格作为大虞陪都,一应文武衙署官员,俱都比照顺天设置。

  马骥等人先寻了一处客栈暂且安身,而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