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9章_大明少年天子朱厚照刘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退役军人中挑选。

  一开始,各地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毕竟老眼光看来,军人就意味着兵痞,不好管理!

  可一旦接收了,从上至下才发现经过新式训练的退役军人和军官简直就是宝贝啊。

  人家从军五年,也等于读了五年的书,好多旧时代读书人充当的吏员,抡起实务,根本赶不上人家呢!

  更别说退役官兵一个个的主业还是军事能力和一板一眼的规矩,放到哪儿都是一块好钢!

  这下不得了,兵哥哥一下子成了抢手货。除了极个别的只想带着家人移民当个富家翁,其他的根本就不够分!

  一年退下了二十多万,十年这数字就更庞大了!

  可如今的大明朝可有着几百个府,三千多个县呢,三分之一都是新扩展的。

  一个县的乡镇和各级部门,没有上千人去管理,根本就玩不转。

  所以,哪怕有二百多万陆陆续续的退役军人,还是填不满人才奇缺的大坑!

  当一直没啥存在感的左都御史毛纪,在接到圣天子改组都察院的圣旨之后,一下子成了朝堂上嗓门儿最大的那一个!

  其实他跟杨廷和一样,也是朱厚照当东宫太子时候的老师。

  弘治皇帝在世的时候,看似没啥大作为,却给儿子留下了一大批人才。

  至少看人的眼光,朱厚照还是很佩服他那个便宜老爹的!

  毛纪之所以以前一直默默无闻,并不是他没本事,而是朱厚照需要他压制都察院那些风闻奏事的瞎胡闹。

  你们干不了实务,那就老老实实领着俸禄作壁上观好了,朕还不差那点养闲人的钱。

  其实,最委屈的当属左都御史毛纪了,手下大猫小猫没几只,近十年来,他也算是被挂起来了。

  可谁叫他是帝师呢,多少委屈也得受着。

  但毛纪是有大本事的人,是人才就有发光发热的时候。

  现在好了,圣天子一道圣旨,改组都察院,由二三百人的扩大到二十万人以上,一跃而成为超越锦衣卫的实权部门!

  都察院分督查、纠察、廉政三部,权利甚至比锦衣卫这样的天子亲军还犹有过之!

  朝廷各部门还得密切配合都察院的重组,要人给人,要钱给钱。

  文臣们咬着牙不敢推诿,毕竟新的都察院可以很好的制约军队和锦衣卫。

  虽说文武分治,互不干涉。

  可涉及到反腐倡廉,就连军队也必须接受都察院的监督,这一点,军方都没法反对!

  如果人家掌握了真凭实据,不再是风闻奏事,你敢反对这些人的介入么?

  军队说白了还是大明朝的,是皇帝的,并不是某个总督、军长的一言堂,并非水泼不进的自家后院。

  你想不接受调查?可以,你能保证所有军官都是廉洁的?大公无私的么?

  怎么可能?

  那你能保证军方自己的调查部门就能保证军队这一亩三分田上,就一点问题都不出?

  以后连锦衣卫都得接受都察院的监督调查了,凭什么军队就独立在外?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