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零二章 都是生意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革,银币不是纯银,含银量大约在65%,算起来也是七八吨。

  其中人参也就占到五分之一,剩下的还是朝鲜商人免税在京城贸易拿到的生丝。

  这正是大顺海商们如此热衷开战、热衷于搞掉日朝贸易的原因——每年将近十吨银币,那只是官方明面的。

  因为日朝己酉条约的约定,每年日本能去往朝鲜倭馆交易的船,只有二十艘。

  但是,这一点大顺的海商们太在行了:你官方规定二十艘,我就能搞出五倍。

  我派艘船去倭馆送个信行不行?有人家里人生病了我派船去接行不行?对马守或者将军有急事,去倭馆办急事行不行?

  船去了,不小心带了点货,这也是很正常的,对吧?

  天下海商都一个鸟样,能走私的话绝不报税、只要敢开个洞我就能凿出个大门。

  二十多年前,之所以大顺的海商当年没凿出大门,不是不想凿,而是没有金刚钻,被日本的炮台轰走了。

  官方明面一年十吨白银,私下里有多少?

  海商们不知道具体的数目,但心里清楚,肯定不少,蹦着高地支持开战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些阿堵物。

  再说要不是新井白石的贵金属出口收紧政策、朝鲜那边贡使团规模和陆路运输限制,这个交易额扩增个三五倍不是问题。

  大顺海商只是知道这贸易额不会少,当然不知道里面的具体数目。

  可宗义如对自己的家底太清楚了,也很清楚岛上的商人们有怎样的家底。

  八万两白银,若在别的藩怕是难以拿出、或者只能拿出一堆大米,但在对马,八万两白银还是很轻松的。

  况且,这个时间节点,对马正是白银堆积的时候。

  宗义如很怀疑,大顺这边趁这个时间开战,是把情报都做到了极致,完全搞清楚了对马的日朝贸易时间线。

  对马藩买的朝鲜货,其实七八成都是大顺江南货。

  朝鲜每年都要去大顺至少四次,这可不是正常的朝贡,而是“孝子”的体现——但实际上是打着恭顺的名头搞贸易。

  除了皇帝生日、冬至节、元旦这三个必须去的,还有一个必须要去的。

  每年九月,要派所谓的“皇历赍咨请授”。

  因为崇祯二年开始,徐光启、李之藻等人,借助西洋传教士的天文知识,编写了新的历书。

  大顺开国之后,天文学和几何学的进步很大,历书也沿用了西洋传教士带来的那套新的哥白尼、第谷体系,测算的比旧法准确。

  朝鲜一则没有这个天文学水平,二则作为朝贡国为表示恭顺,三则藩属必须要用和天朝一样的历书以证明自己在天下之内。

  是以要请求天朝赐予第二年的历书。

  大约可以理解成“大顺在日历上技术垄断,朝鲜每年要派使节团来大顺请求赐予日历”。

  当然,但凡有这种去京城的机会,肯定是不会忘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