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零二章 南洋大开发(一)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资”的东西。

  但,是否有利,这才是关键。

  “穷则变。变则通。”

  “我亦知此穷非彼穷,要说那种穷,你们肯定不穷。但要说另一种穷,就另有说法了。”

  “朝廷在政策上的态度,其实也不用我说,你们心里也知道。抑兼并,这是长久之国策。”

  “如今松江府也要试行真正的一条鞭法,折银到平均亩产的十一税。所为者何,你们也该清楚。”

  “总归,朝廷确信,随着人头税平摊入亩,如果再按照之前的征税方式,地价太低,租子太高,兼并必要加剧。”

  “你们都有钱,特别有钱。朝廷怕就怕你们把钱都去买地,到时候贫者无立锥之地、你们阡陌相连。”

  “可话又说话来了,你们搞贸易赚了钱,这贸易额总是有限的,赚的剩下的钱便是拼命山珍海味,又能吃多少?盖房子屋子,还有礼制不能僭越逾制,又能花多少?”

  “钱,总得有地方去。若还是老想法,赚了钱就买地囤地,那便是不知变了。”

  “在天朝做事,切忌,逆天而为。”

  “天,何为天啊?”

  那些提前被刘钰透了风声、朝廷准备让他们承包漕米的,其实内心已经有底了。

  南洋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全是茂林,相反,在爪哇北、马六甲等地,还是有一些平坦地形的。而且很多都是稀树草地、草地沼泽,并不全是他们想象的全然是那种雨林茂密之处。

  这附近的土地就极好,虽不及爪哇沃土,但也是平坦无比,略有些泥水。

  就拿最低承包的万亩来说,一万亩土地才多大?

  5里长、5里宽的见方,就是一万亩了。一个时辰能围着一万亩土地跑一圈,绰绰有余。

  别的开发他们暂时不考虑,但朝廷出钱让他们承包的漕粮,肯定是赚钱的。

  一万亩,一年三四熟,再加上若说爪哇那样的火山灰地,一万亩土地一年怎么也能产个十万石稻米,折下来就是十二万两白银。

  投资开垦出来后,雇佣三五百人,就足以。尤其是在大顺科学院那边承诺可以搞出来简单的蒸汽脱粒机之类的器械后,更足以了。

  这东西当然不是那种收割机,只是省了用连枷锤稻米穗子的过程,无法移动,只能集中使用,恰恰也正适合这种种植园模式。

  商人们也清楚,朝廷能同意刘钰的漕米买扑制,只是为了方便管理。

  从六百万百姓手里收六百万石漕米,与从几百个大商人那里点对点拿几百万石漕米,其难度是截然不同的。而且有运河的时候,往往是运去400万,实则乱七八糟收了4000万不止。

  商人们如今亲眼看了南洋的情况后,更知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至于说别的方向的开发和投资,他们还在考虑。

  刘钰又道:“其实,雇工的模式是多样的。当然了,天朝是不允许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