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9章 发现问题_厨子老谭的北方往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午饭口,老谭站在灶台后面看三个师傅炒菜。

  闫大虎的川湘菜中规中矩,做的好的是“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酸菜鱼”。尤其是酸菜鱼,有点功底,一中午卖出去四例。

  他弟弟二虎水平一般,初级水准,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厨子。这种水平不能上灶台,是闫大虎利用厨师长的权利硬安排的,能多挣点儿钱。

  最后一位是纯东北菜师傅,水平挺好,和关东人家的李忠清不相上下。

  宝军的凉菜中等水平,出品干净立整,有上升空间。

  面点比较简单,米饭、油饼、小馒头、面条四样,水饺是现成速冻的。

  中午不太忙,估计卖钱额在两千到两千三之间。

  老谭在砧板那里看到原材料单子,是供货商送货时留下的。他仔细看了一下,发现价格都很贵,尤其是猪肉,比省城的贵出两块钱。

  砧板说每天早上八点之前供货商把原材料送到,调料晚一些,十点到。

  “这单子就放在你这?”老谭问。

  “不的,交吧台,我这没倒出时间送呢。”砧板说。

  砧板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儿,长得挺精神,说话和闫大虎口音相似,带着山西腔,很健谈。

  老谭和他唠了一会儿,知道他是闫大虎的小舅子,还有个打荷的是闫大虎表弟。

  好家伙,热菜一共八个人,闫大虎占去一半。

  不忙的时候老谭通过聊天知道那个东北菜师傅叫刘志辉,黑龙江人,来呼市五年,到这里三个月,看样有点不愿意在这干了,啥原因不清楚。

  面点是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师傅叫李桂芬,四十岁,家常面点,徒弟是她侄女,刚从老家出来两个月。

  刷碗大姐本地人,四十多岁,说话老谭根本听不明白。摘菜大姐是河南人,普通话好些。

  晚上比中午忙,能卖三千块钱。

  忙完后闫大虎从灶台上下来,很热情的问老谭:“谭师傅,喜欢吃啥?”

  老谭说:“我晚上很少吃饭。”

  “少吃点,我炒俩菜,咱哥俩儿喝点。”闫大虎说。

  老谭马上制止,“不用,不吃,吃的话工作餐就行。”

  “没事,别客气,张总在的话也同意。”闫大虎一副当家做主的模样,但表情有点假。

  老谭谢绝了他的好意,俩人说起了菜品的事。

  “谭师傅,你看咱家菜还行不?”闫大虎问。

  “行,挺好。”老谭点下头,思考一下说:“二虎挨着你炒菜,没事你多教教他,他水平差。”

  闫大虎脸色有些不好看,但老谭说的是事实,只好承认说:“他炒菜时间短,我总提醒他。”

  “二虎开多钱呢?”老谭直接问。

  “五千。”

  老谭一惊,心说话可够高的,然后问:“刘师傅呢?”

  “五千。”

  老谭没吱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谭师傅,菜有啥毛病你就说,没事,我让他们改。”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