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三二一 求和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最低下的,家中田亩只够养活二十来人,没有格外的产业,而且处在穷乡僻壤。

  孔家虽然祖上阔绰过,跟前朝某个有名的门阀,有沾亲带故的关系,但那早已是过眼云烟,对现实毫无帮助。

  到了他祖父那一辈,家里人差些沦为底层平民,好在他父亲勤劳肯干有魄力,在危急之时,变卖所有家产从州城附近搬到了乡下,用有限的钱财购置了一些田产,这才稍微扭转了家势。

  孔严华自小就受到父亲的严苛教育,被寄予厚望。

  别的小地主家的儿子,偶尔还帮着家里做做事,但孔严华的父亲只让他读书,哪怕是在灾年来临,家里也没有余粮的时候,都不曾让他放下书本。

  孔严华天资非凡,从童生到秀才再到举人,每回考试都是魁首,远近闻名,加上被父亲耳提面命十多年,一定要显赫人前、光宗耀祖,买回州城附近的祖宅祖田,所以对名利有极大的渴望。

  他凡事从来不甘人后,哪怕是到京城赶考,面对天下俊彦,也始终保持一颗争胜之心,无论诗词歌赋还是策论文章,都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

  强烈的嫉妒心与求胜欲,让他总是能鞭策自己发愤图强。

  后来成了进士,凭借着一股自小培养的天才人物的傲气,孔严华拒绝了门第的招揽,从而迎来了人生漫长的黑暗十年。

  在这十年中,他做了很多值得一说的成绩,却总是得不到升迁。

  眼看着往日那些不如自己,总是巴结奉承自己,跟自己称兄道弟的士子,一个个爬到了自己的头上,开始对自己颐指气使、不屑一顾,孔严华心里有了极大落差,夜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在此之前,他总觉得人情冷暖只是书上文章,现实不会那么残酷可笑,但真事到临头的时候,他才发现,现实只会比书上写得更加荒诞。

  那些他认为的交心交肺的知己,会在他落魄的时候依旧认可他的才能,安慰她鼓励他,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的好友,在地位超过他之后,无不立即换上了一副膨胀自傲的面孔,对他再无尊重,只有俯视。

  被现实无情的毒打后,孔严华的性情渐渐发生了极大改变。

  十年后,他心中再无圣贤书上那些被他认为没用的道德礼义,只剩下纯粹的对富贵的向往,想要出人头地的渴望。

  痛定思痛,就在孔严华打算放下尊严,投靠门第时候,宋治登基。

  在飞鱼卫的发掘下,他进入了皇帝的视野,终于迎来人生转机,靠着对圣心的体察与实干才能,他厚积薄发、平步青云,不到五十岁便坐上了参知政事的位置。

  人生到了这一步,孔严华可谓是意气风流。

  作为寒门文官中地位最高的存在,他的府邸总是门庭若市,往日那些对他有所不敬的所谓好友,都对他百般讨好,在他面前卑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