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九三八 枭雄落幕(1)_第一氏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戒备,觉得他们也有可能是叛徒,正因如此他才格外谨慎,纵然白日四处奔波,夜晚也没忘记监视自己的部将。

  孰料还真让他察觉出了问题。

  张京勃然大怒。

  但他到底是一方枭雄,虽说眼下已经处于疯狂状态,却不曾完全丧失理智,仗着自己的修为境界确认过不少部将都已投靠吴国后,他没有立即捕杀那些部将。

  他立即派人去见杨延广,请求带着部曲去帮助守卫徐州。

  杨延广只当他终于发泄完对神教的愤怒,及时醒悟,知道了自己吴臣的身份,要来徐州尽自己的职责,甘愿日后在他眼皮子底下被监视,本本分分做人,也就没有怀疑什么。

  ——杨延广能怀疑什么?张京早先背叛了赵宁,已是不能效忠大晋,如今还能再背叛吴国不成?即便他知道神教与吴国勾结,自己吃了亏,也只能在发泄之后忍下来。

  他要是跟吴国反目,天下之大,还能去何处安身?

  去投秦国?他带着数万兵马,还能穿过陈、许、蔡州不成?

  杨延广笃信张京不会胡来,也害怕张京胡来祸乱地方,给晋军可趁之机,张京愿意带着人马到徐州,这是杨延广最乐意看到的局面。

  只要张京一到徐州,那就任由他拿捏。

  事情本来就这么暂时平息,一切都要等到张京去徐州才有分辨,可谁也想不到转眼之间,情况又起了变化。

  促成这种变化的,是张京的部将。

  这些藩镇军将领,本来已经被吴国使者说动,正待一起行动来解决张京这个麻烦,用对方来换取自身的荣华富贵,孰料转眼之间张京要自己去徐州,自己解决了自己这个麻烦。

  他们一下子没了用武之地。

  吴国使者刚刚许诺给他们的东西,全都用不着再实现。

  眼看着到手的鸭子飞了,这些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骄兵悍将,哪里还能坐得住?若是没有天降横财也就罢了,可横财已经到了头顶,结果荣华富贵大好前程却半途收回,这谁受得了?

  这些部将一合计,便偷偷告诉吴国使者,说张京之所以要去徐州,是要带着兵马攻打徐州城,跟晋军里应外合!

  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张京因为神教的事,已是恨透了吴国,要跟吴王不死不休,对方虽说先前背叛了赵晋朝廷,但这回跟赵晋有了共同敌人,先前已是跟赵宁约好,赵宁允许他戴罪立功!

  三人成虎,张京麾下的藩镇军将领们众口一词,由不得吴国使者不信,后者连忙将情况加急上报,而且添油加醋说得有鼻子有眼。

  ——张京如果不是投靠了赵晋,汴、许、陈、蔡等州怎么会丢得那么快?怎么会在最需要他坐镇大局的时候,他反而跑去跟神教死磕?

  吴国使者之所以要这么说,原因显而易见。

  他们有利可图。

  原本他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策反张京部将,那是大功一件,但没想到张京主动去徐州画地为牢,这到手的功劳转瞬便没了,他们也受不了。

  如今则是不同,只要坐实张京是赵晋奸细,跟晋军有所合谋的行为,那他们就又得到了一件明察秋毫,及时探明张京真面目,挽救徐州大局于水火之中的大功!

  这样大的功劳,足以让他们加官进爵。

  反正有张京的部将们首告,就算事情起了变化,他们也不承担主要责任——当然,如果事情没有向不好的方向发展,主要功劳也没张京部将们什么事,届时看情况灵活处理就是。

  他们是吴臣,张京的部将是外人,一切还不是他们说了算?

  这生意可谓是稳赚不赔。

  稳赚不赔的买卖都不做,还怎么往上爬?官场之上有多少这样立大功的机会?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