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零七章 手工定装弹!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开外。

  “余华先生,一路保重。”陈康深吸一口气,眉头收敛,面容肃穆且郑重,挺直背脊,向年纪轻轻的余华敬了一个军礼,尊称道。

  先生二字,绝非恭维,而是尊敬。

  在陈康的心中,余华虽仅十八出头,仍可担先生之称。

  “再见。”

  余华笑了笑,转身迎向道奇卡车,随后在吕俊羽和三名携带无线电台的警卫员陪同下登车。

  为了保持通信畅通和安全,军工局特地配备了无线电台,无论是信息交流,还是紧急事情,都能第一时间通知。

  “嗡!”

  伴随着一道汽车引擎启动运转声,整辆道奇卡车驶离柳树沟,迎着清晨时分的阳光,踏上前往榆林的路途。

  属于1937年的大炼钢时代,来了。

  什么二棍斜轧机,什么手摇球磨机,什么手工定装弹,什么人力车床,统统没有氧气顶吹转炉重要。

  有了钢铁,才有一切。

  ……

  “有意思,手工定装弹生产线,人力车床,论剑走偏锋,还是这小子在行……本质上这种手工定装弹模式属于复装子弹的演变,但相较复装子弹,定装弹的精度和杀伤力肯定更佳,同样缺陷非常明显,质量不稳定,产量低,如果要保证手工定装弹的质量,对人员的手艺要求较高。”柳树沟兵工厂厂部办公室,正准备完善10MW级汽轮机设计的庄前鼎,听完陈康讲解的内容之后,啧啧称奇,脑海已然浮现手工定装弹的各个生产细节画面。

  一手铁锤,一手铁棒,砸出弹壳、被甲和盂子壳。

  一台车床,车出弹芯。

  讲道理,庄前鼎还是第一次发现,原来定装弹还能这么生产,余华的奇妙想法真是再次刷新了他的认知。

  有趣。

  真的特别有趣。

  办公室里坐着林婉,她对于余华提出的手工定装弹方案满是意外,部队无法生产子弹的困难有目共睹,哪想到这才多久的功夫,余华搞了个手工定装弹出来。

  重要的是,这不是瞎搞,而是极具实用性。

  如今,兵工厂厂部的这间办公室和周边区域已经腾出来专供最高科学技术小组使用,保卫工作由总部警卫团接手。

  “教授,我们能不能做这种人力车床?”陈康点头问道。

  “没问题,这完全是机械结构,人力车床暂时不急,我们先去机械加工车间,把三种金属棒加工出来。”

  庄前鼎点点头,内心对余华提出的手工定装弹模式颇感兴趣:“林婉,你负责记录一下,水泥生产的事情先不急,把这个搞定,余华这小子去榆林之前也要给我找点事情,头疼……”

  子弹生产关系重大,稍微费一点时间,帮助组织部队解决弹药补给的问题,庄前鼎并不反对。

  只是,余华这小子的想法实在是太多了,从昨晚上的二棍斜轧机,到半夜的传送带设备和手摇球磨机,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