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4 力挽狂澜_残阳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布鲁克在他的道奇吉普上,向斯利姆通报褚亭长的部署,虽然他讨厌这个把部队放在在中间,假装自己一个营可以拯救整条防线的部署,但是职责所在必须这么做,免得斯利姆无法掌握所有盟军动向,当然他倒是不忌惮褚亭长所谓的英军必垮的言论,美国人脑子里没不吉利这根弦。

  他见过西部碉堡群,那些主要支撑点的混凝土墙厚度,是日军师属的105毫米火炮啃不动的,在来不及完成碉堡的区域,英军埋设了大量的*,部署了机枪掩体,后方浅近纵深有大量的火炮支援,有现成的公路网可以调动兵力,所以他判断至少可以顶很多天,除非真的又一次两栖登陆。

  通话时,听到前方传来奇怪而又沉闷爆炸声,不是那种干脆利落的炮声,似乎是打中目标后,又过了几秒才爆炸。他突然有不详的预感,好像是重型火炮使用了延迟引信弹药。

  果然他立即从斯利姆指挥部知,褚亭长预言成真了,而且突破的是最强的东翼。现在日军坦克正在向油田区快速突破。斯利姆硬着头皮,将一个月内第三次补充起来的第7装甲旅派过去拦截。

  对于西方作战理论而言,短期内被重创两次,意味着军队从意志上被摧垮了,不是立即补充人员和武器就可以恢复的,第七旅原本也准备退到印度修整一年,可惜日本人封锁了孟加拉湾,使得他们走不脱。本质上说,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担任预备队的角色,真正的预备队在海边发呆。他突然想到了褚亭长的营,但是转而否定了脑子里这个念头。虽然那些坦克手都开过T26,但是与格兰特是两种类型的坦克。他很清楚格兰特坦克有多糟糕,它设计的初衷,是试图将各种成熟子系统,拼凑成一种完美的,可以应付各种情况的武器,但是结果却是失败的。这种武器的复杂结构,注定了它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很多场合下,车长会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

  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他立即想到了孙立人的38师,距离稍远,在中英两军结合部位置。相信英国人已经向罗卓英求救了,盟军互相协同的机制是现成的。但是他担心罗卓英会先请示重庆,这一来一往就耽误时间了。中英两国军队在缅甸唯一干成的事,就是建立了一套庞大而又低效的联络机制。看上去,这两国人都不是那么急性子的。

  他决定直接联络孙立人,以节省长传下达的时间。前天会议结束厚,史迪威特意与孙立人交谈了几句,发现那是一个作风严谨,又毫无官僚作风的军人,这样的人在中国军队内算是凤毛麟角。

  他与孙立人的参谋部进行了简要通话,那边告诉他,孙将军的一个团已经在去往仁安羌的路上了,其余部队正在集结,等待汽车返回后继续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