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93章 招聘人才3_暴君哭着撩我却天天沉迷基建扶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后把这一片纳入县城就行了。”

  师爷目瞪口呆:“这一片?”

  李沫好笑地看着他:“这只是开始,以后发展起来可就不止这一点了。”

  李沫指着服装厂后面的那一大片空地:“包括那些,都将是松江县的县城,城墙也将重新改造,十二时辰都开门,方便城外的百姓进来。”

  师爷没有听到其他,只听到城墙要重新改造,这是要花多少钱呀?

  刘师傅很会说话:“大人,我认为学院建在这里可行,地方够宽。”

  这没有拍马屁的意思,这是事实,要盖那么大的学院,城里就这么巴掌大,哪有地方?

  要办好学校,那就先要招聘教师队伍,还有就是很多东西要进行改革,不能只按照书面的东西来教学,科举固然重要,但是实际上能够走到京城参加殿试又能有几个?

  让他们把实际与理论的东西进行结合,不能做一个五谷不分的书呆子,教学课本必须改版,所以才要提前招夫子。

  李沫明确地对师爷说,当初在茶馆的那一伙书生绝对不能录用,这种道德丧失的人不配为人师表。

  当县衙再次贴出招聘公告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招夫子,而且人数还不少,文武夫子都招。

  这让读书人又生出了一种优越感,看看我们不就是香饽饽了。

  松江县的那些读书人99%都是名落孙山的,可见这个时代的科举有多难。

  县衙招聘夫子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家里穷没钱去参加科考的,觉得自己可以一边教书,一边温习,等攒够了路费就去参加考试。

  招夫子比招销售人员和大夫容易得多,但是李沫的要求却很高很苛刻。

  李沫并不要求学院里面的学生以后有多大的建树,但是不能死读书,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

  要求所有的夫子更加不能呆板不懂变通。

  术算,也有现成的算术课本,虽说难度有点大,而且好多年没有更新内容了,但也不是不能学,李沫打算把阿拉伯数字加入进去。

  现在衙门里面的所有人和化妆品厂服装厂红薯作坊的人员都懂得阿拉伯数字。

  工厂和作坊的人由于学习时间短的关系,简单的加减还是懂的,只是复杂一点的加减乘除他们就不会了。

  可是语文就麻烦了,如今所有的教书先生都是走科举路线的,也就是教导四书五经,三纲五常那一套。

  而李沫自己熟悉的那些东西,显然也不是能正大光明拿出来说的,且不说会激起所有统治阶级的警惕,光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就不配套,在这个工业革命还没诞生的时代,分分钟要人的命。

  李沫:“师爷,你说我们能不能把书上这些东西改了?”

  师爷:“大人,凡是要走科举之路,必须要学四书五经。”

  “但是单单学这些,让孩子们会觉得无趣,而且对现实生活没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