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百七十七 山东的反击_贞观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氏,也就是太史公一人而已。

  苏宁自然知道杜如晦说的都是实话,也是的的确确的担忧,要不是因为担忧,杜如晦也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这还多亏了自己之前的救命之恩,要不然杜如晦也不会如此担忧,苏宁心中感激,却也不便于说出来,只好说道:“蔡公好意,宁自然明白,但是之所以要写史书,就是为了让后人可以以史为鉴,不要犯前人曾经犯过的错误,若是文过饰非,那么写史书的意义何在?

  陛下的胸怀绝对不逊于武帝,就算是写出了陛下的本纪,陛下也不会要了我的命,更何况哪有为生者做传的?就算是要写陛下的本纪,也是要等到大唐第三位皇帝登基之后再写,这个话说的有些大胆了,但是里面的利害关系宁也是知道的,所以,之后当宁写的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将此书交给蔡公审查一下,看看是否有犯忌讳的地方,若是有的话,还请蔡公指正。”

  杜如晦听了,思忖一下,便微笑点头:“这样也好,老夫虽然没有办法写这本史书,但是若能第一个拜读长安风流才子的著作,却也是一件妙事。”

  苏宁笑道:“多谢蔡公。”

  杜如晦摆手道:“莫要谢我,若要谢我,那就动动身子,随老夫去纵横司坐镇吧,毕竟你这小子才是创始之人,老夫不过是被拉过来充数的,这纵横司迟早还是归你管,你懂得也更多一些,这一次事情非比寻常,老夫不敢擅自做决定,以免误了大事,你付出这么多代价营造出今天的局面,可不能毁在老夫手里。”

  苏宁笑道:“蔡公哪里的话?宁这就随蔡公前往,会一会那些家伙,决死一击才有意思,若是软绵绵不痛不痒的,连反击都没什么意思了,这一会咱们可要一举击溃他们的抵抗力量,让他们十年都回不过气来,有这十年的时间,士庶合流,大事成矣!”

  苏宁的眼睛亮闪闪的,散发出无尽的光芒,士庶合流,这就是唐代的一个壮举吧!

  士族门阀政治自两汉开始形成,魏晋达到高潮,南北朝开始衰落,侯景之乱使世家大族遭受沉重打击,西元五五四年,西魏军攻占江陵,俘衣冠士族数万口,驱入长安为奴婢;这是对南方门阀士族的一次沉重打击;在陈朝,无论侨姓士族或江南士族,不仅政治上早已无所作为,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也都一落千丈,但是门阀势力仍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中央政府的掣肘。

  科举制度作为某种意义上延续至今的考试制度,历经唐、宋、元数百年的时间终于消灭了那些氏族门阀;初唐卢、崔、郑、王等家族经科举制削弱下来,到了唐朝中期已经基本上如同空气,晚唐貌似是士族的鼎盛时期,但是实际上这时的士族已经放开了自己对待科举的不屑态度而积极参加科举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