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4章 古人_大唐从挽救长孙皇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4章古人

  也不知道是受够了学员争吵,还是真的特别喜欢办报刊,亦或者两者兼有。

  反正程怀亮雷厉风行,催促着陈景恪进宫去请旨,他自己则跑到紫霄观去求教。

  陈景恪知道这是正事儿,也没有推诿,顺势去了一趟宫里。

  李世民听说他的来意,并没有直接说行还是不行,而是问道:

  “有必要为了此事专门开办一个期刊吗?在望月谈和朔月谈上开辟一个新栏目不行?”

  陈景恪说道:“还是有这个必要的,格物学只有交流才能进步。”

  “且也需要一个权威机构对其进行规范化,免得沦为神棍之流祸害百姓的把戏。”

  以他的身份说出‘神棍’这个词,充满了喜感,李世民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想法是好的,但如此做我们好不容易研究出来的格物学,岂不是就被人学去了。”

  陈景恪说道:“这是难免的,但真正涉及到核心的学问是必然不会写在上面的。”

  “比如纯碱的制作之法,我们只会告诉天下人有这么个东西,却不会告诉他们具体的制作之法。”

  李世民颔首严肃的道:“如此另开一本期刊也不是不行,不过还是那句话,监管好切莫为外人所趁。”

  陈景恪正色道:“您放心,我心中有数。”

  有了朝廷的许可证,再加上望月谈这边无偿援助的人手,《科学》杂志很顺利的问世了。

  不过此时的它还只是求玄书院的校报,并不对外发售。

  没有人知道大唐第二份……准确说是第三份期刊被创办出来,更没有人知道这本杂志在未来扮演者什么样的角色。

  但对于此时的求玄书院众多学子来说,校报的出现简直就是及时雨。

  终于有渠道和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猜想了,也可以在这上面寻找新的灵感。

  比私下交流要方便的太多——尽管此时的求玄书院只有千余名学子,连工作人员都算上也不足一千两百人。

  而一本专业期刊的出现,让同学们有了更好的表达观点的舞台,私下对喷乃至差点打起来的事情明显几乎消失不见。

  校园再次恢复了往日的和睦。

  陈景恪也再次沉下心来,和同学们一起建立数理化的框架,并填充完善它。

  这天他正在书院忙碌的时候,一名道童气喘吁吁地找了过来,说紫霄观出大事儿了观主请他赶紧回去。

  陈景恪心中一惊冷汗都吓出来了,也来不及细问火速赶往紫霄观。

  到了门口却发现大家都很正常,不像是出什么大事儿的模样啊,难道是事情暂时被捂住了没有传出来?

  他这样想着,就被报信的人一路领着来到了一处阁楼。

  宝药阁。

  这是紫霄观的药房吗,难道是这里出事儿了?

  他都没让人通报推门就走了进来,发现孙思邈等一大帮子人围着一张桌子不知道在讨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