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6章 月下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增补的官员预备役比起来,可不就是小巫见大巫?

  “你说的有道理。前朝刚推行科举时,也有类似的规矩,还会分不同科的考试择选人才,每回最终录取的人数也并不相同,不像本朝,几乎每每要凑足三百整进士,再加上其他的……”

  想到自己先前的“志向”,魏渠不禁摇头失笑。如今官员基本上都是终身制,不熬到六七十牙齿松动行动不便都不肯退下来,新科进士哪里熬得过他们?

  也就每科名列前茅那些人不必操心没实职,排名靠后、又没有后台人脉的那些,很多都要蹉跎几年才能等到一纸任命文书。

  这些还是结识贺谚之后才知道的内幕,从前的他只想着早日考上功名好奉养双亲家人,如今却知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初的想法实在天真。

  李絮继续兢兢业业地履行着灵感激发工具人的职责:“对了,你刚刚说开疆拓土,往哪边开拓来着?北部草原?西域?亦或是岭南?”

  魏渠不假思索给出答案:“自然是岭南。”

  李絮心中一喜,暗赞一句有眼光,试探道:“我之前就想问你来着,那块地盘前朝还是前前朝的时候应该是属于朝廷管辖的吧,后来怎么弄丢的?”

  岭南地区的失落又是一个长长的故事了。

  简单来说就是——

  前朝建立之前中原地区兵荒马乱,没人顾得上偏远的岭南,就被一群野人称了大王。

  后来,前朝建立,统一中原,南下攻打岭南。野人部落随之归顺,但只是表面归顺,每年上贡一点点不值钱的土特产,然后到京城卖惨打秋风,颇有些小心机。

  再后来,前朝没了,本来就不那么忠诚的野人部落就又独立了,对要求他们称臣、还不愿意提供更多好处的大靖朝廷并不恭敬。

  大靖建国后,朝廷不是没想过要打到岭南去,但,出于种种复杂因素,最后居然没能将岭南拿下来,两边就隔着一道横山遥遥相望,维持着诡异的和平局面。

  听完这段历史,李絮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历史虽然出现了分支,但大势难以改变,这个大靖朝廷真的好怂、好像她知道的某个以怂出名的朝代!

  这算是历史的必然性吗?

  从魏渠的描述就能看出,他对朝廷此举并非没有意见,不然,他刚才也不会不假思索在三个选项中选了这个。

  听着听着,李絮突然皱眉。

  “等等!你说,朝廷放弃那块地盘的原因里还有一条,是因为他们觉得那里是穷乡僻壤,收复了也交不了多少税?”

  魏渠神色一言难尽:“是的。”

  这次李絮从海西府回来,虽然两人没有太多独处时间,但李絮也跟他大致说了说近况,再加上前段时间的信件往来,他通过她的眼睛看到了海港、贸易的重要性,自然不会不明白她现在在懊恼什么。

  岭南虽然多山,没有平坦肥沃的土地可耕种,但那边靠海啊,离哱罗等小国距离更近,完全可以作为跟他们贸易的据点嘛!

  就算没有海贸,岭南也并非可有可无。

  他之前翻医书时就曾偶然发现,岭南其实是座草药宝库,那里有着独特的气候、地理条件,生长着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珍贵药材。光是药材这一项,就能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更别提其他的了。

  因为偏远、麻烦、看不到即时利益而选择放弃,那些叱咤风云的高官实在目光短浅得紧。

  此刻的魏渠并不知道,今夜因为心血来潮、某种隐秘心思促成的月下谈天会竟会在后日的考试中给予他大大的助力!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