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05章 羽绒被_当炮灰原配沉迷搞钱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絮那一觉未必能睡得那么香。

  可以说,她为梅氏的睡眠问题操碎了心。

  自从上次有人去大量收购鸭毛鹅毛,养殖户们各有思量。

  稍微有点赚钱头脑的都知道,以后宰杀时还得把毛留下,另外再卖一份钱,最好能让褪下来的鸭毛鹅毛干净点,收购的人出价会高一点。

  心思更活络的人就开始琢磨,来人为什么要买这么多鸭毛鹅毛回去,是不是里头有什么他们没发现的商机。

  可,他们想破了头,也只想得到做毽子、扇子、跟芦絮鸡毛等物一起做棉袄这几种用途,而它们无一例外,都不怎么值钱。同时,他们也没

  能在市场上发现有疑似用鸭毛鹅毛做成的新式商品出售,最终只得作罢,老老实实囤毛等人上门。不论如何,需求决定价格,第二次的收购价就比第一次抬高了些,是大部分养殖户的统一意见。

  虽然抬高了,但在李絮看来还是便宜得让人感动落泪,远低于给手下设定的门槛价格,后者只假意砍了几句价,就骂骂咧咧将上百个麻袋装着的鸭毛鹅毛买走。

  因为体积过大,马车不好装,还特地换了大板车运货,用绳子捆着,最高的麻袋甚至有两层楼高,回城时引来一路热议。

  这次,李絮没有再让自家的几个侍女帮忙在闲暇时处理,而是专门从玩具作坊里拨了两个干活卖力、人品可靠的女工过来做临时工。后者手脚麻利,又有干得越快奖金越高的胡萝卜在眼前吊着,最后只花了七天不到就将上百个麻袋的鸭毛鹅毛处理完毕。

  剩下的填充缝纫等工作还是让侍女们来,她们早就做好了漂亮的被套,连带着配套的枕套都弄了一对,绒毛一到手就熟门熟路将其填充进去,再缝成一个个格子,免得绒毛溜走。虽然这格子被看起来有点丑,但套上被套后并不明显。

  因为养殖户们这一个月里囤了不少新毛,这次购入的比上次更多。哪怕李絮已经让侍女不必吝啬,决意要打造一床厚厚的羽绒被送人,但还是剩下好多没能用完。

  上次的羽绒其实也挺充裕,李絮还让她们缝了几件羽绒马甲,也是一个个小方格的立衬工艺,颜值肯定高不到哪儿去,但可以故技重施,在外面在套上一层好看的布料,填充点棉花,看过就跟普通棉袄差不多,但保暖性至少翻两番。那几件成品早就被她托商队捎回新平县给魏大舅一家,留在嵩阳的魏渠哥俩也有一份。

  看到侍女们“自作主张”献宝拿来的新款马甲、棉袄,李絮果断决定,这个也可以给梅氏送一份。

  “做的不错!既然手艺又精进了,再试试羽绒裤吧。不用做得太厚,薄薄一层就可以,方便走动。”也不知道梅氏有没有老寒腿的毛病,反正,穿暖和点没坏处。

  梅氏收到这份礼物时,甘泉县又下了一场接连三天的冷雨。

  南方冬天的雨最要命,比京城的雪天还叫人难受,直冻到了骨子里。于是,李宅主院的地暖烧得更旺了。

  一进屋,全身上下暖洋洋的,一不小心还要出汗,唯一不好的就是鼻子咽喉发干,梅氏身边的婢女还病倒了一个,也不知到底是冻病的还是热病的。

  请来看诊的大夫得知她们是长住北边的人突然南下过冬,不大适应这种气候,便提点了几句。大意就是,烤火可以,但不能烤太过,不然内热外冷的,两下一冲,很容易病倒。饶是不病,也容易上火生疮什么的。

  果然,年纪轻的几个婢女大多都有这些症状。其中一个爱美的脸上冒了几个红点点,此起彼伏,这里消了那里又开始长;另一个更惨,本来引以为傲的大家婢应有的气度被突然上火长口疮带来的口气问题打击得不行。

  梅氏虽然没有这些夸张的症状,却也时常感到口干舌燥,喝水难以解渴,本来用着李絮卖的面脂效果刚刚好,最近几日却觉得有点干。

  主仆几人痛定思痛,决心要严格控制地暖用度,却又担心屋里不够暖和冻着梅氏娇弱的头部神经,导致头疾卷土重来。

  就在这时候,李絮带着羽绒被和羽绒服从天而降,简直成了她们的大救星!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