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十三章 四疆军府入京师Ⅰ_红楼之凌云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恒这段时间一直在跟刘博云一起温习功课,准备明年的春闱。苏泉老爷子知道后,苏求问现在述职结束,安排还没下来,便叫苏求问去景府带着他们两个读书。

  “这些文卷是国子监祭酒,李守正老大人给你的?”刘博云看着这厚厚的一叠二十多年来整理的诸位学士大儒的策论文章,会试题目和前三甲的试卷,激动不已。这可是一份珍贵的宝物。

  “是的。”

  “慎之,我听说国子监结业考试,李老大人跟你有些事?”

  “怎么会呢?李老大人堂堂的国子监祭酒,从四品的大员,跟我个没出仕的小子有什么过节。”

  “伯仁兄,大乾的学官中,以点学政最为清贵,而江南直隶的秋闱,更是重中之重。都是礼部侍郎才能担任,李老大人这次能点为江南直隶的主考,跟那位秦大人,可是天壤之别。”

  “而且李老大人下江南,我特别嘱咐了南疆平洲大营的水师帮忙照看,一路也是平平安安。”

  刘博云一点就透,也就不再追问。

  两人拿着这些文章翻来覆去地研究。

  科举考试,除了自身能力,这考试的运气同样重要。除非你的文章写得让人拍案叫绝,流传千古。如果做不到,还是老老实实的去研究主考官的喜好。那位便宜师叔,告诉了景恒春闱的主考点了刘三省老大人。

  这位刘老大人做人做官一丝不苟,是个稳健派作风的人。最喜欢四平八稳,一力降十会的解决办法。担任了不少次的春闱主考,景恒两人便全力研究这位刘老大人当主考时,前三甲的文章。

  从这些文章中,可以分析出这位刘老大人的得分点,如果能绕到主考官心里的痒处,就算你的文章差了点,把你从个中中的评价,提个中上也是轻而易举。

  中中和中上可就相距甚远了,虽然取中和落第天壤之别,二甲和三甲那也是云泥之差别。三甲意味着在殿试中,基本就是同进士,俗话说同进士如夫人,可见其中区别。

  借着温习功课,两人也讨论了一下最近的事情。

  “慎之,那陈叔美案如何了。”

  “那钱玉茂,剥夺官职,柳相爷也上书辞去职务。”

  “李氏那对母子呢?”

  “他们吗?我问了李氏的意思,李氏当时嫁给陈叔美就不是那么光彩,现在丈夫死了,家中的土地房屋也变卖了,也无去处。”

  “北疆地广人稀,寡妇改嫁比这边简单。我问了李氏的意思,她也同意。我便让她先跟着秦氏,待母亲返北疆的时候再跟着一起回辽阳去。”

  “慎之考虑的周到,不过看起来这位相爷是谋划一个大事了。”

  “今上虽然这些年没有再上过战场。可别忘了刚刚登基的时候,退北武,平西域,定南疆的壮举。这大乾永远都是圣上的,我爹懂,其他四位大将军也懂,就看这

  请收藏:https://m.cb52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